【转】枕中养生学
【转】枕中养生学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头颈处经脉网罗密布,穴位庞杂。久卧药枕,利用睡眠时头部的温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缓慢持久地刺激经穴,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国古代佛家和道家都有卧药枕的传统。唐代义净和尚介绍过僧侣常用的药枕――枕囊。这是一种用帛或布缝制的直袋,内填毛麻、棉絮、软叶、干苔、决明子、麻豆等物。卧枕囊不仅柔软舒适,又可收到明目之功效。
道家使用的药枕别具一格。据记载,古代道家使用的药枕有磁石枕及柏木枕两种。磁石枕是将磁石镶嵌在木枕上制成的,常枕可以明目益睛。柏木枕用柏木板制成,四壁留有120个小孔,内装当归、川芎、防风、白芷、丹皮、菊花等32味药物,外套布套,药味缓慢散出。据说,枕过100天便会面有光泽;枕过一年,体中风疾会自然痊愈。
药枕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史载,唐代流行卧“枕帏”的风俗。枕帏是将香花缝入布囊中的枕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在诗中写道:“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元代文学家马祖常也赞美道:“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以菊花晒干作枕芯称为“菊枕”,为民间常用药枕之一。宋代陈元靓说:“(民间)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头。大多能去头风,明眼目。”清代慈禧太后每到秋菊怒放,总要命人摘取大朵菊花,撕出花瓣晒干揉碎,填进布袋充作枕芯。古人喜用菊枕,取其清热疏风、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通过所含微量龙脑、樟脑、菊油环酮挥发“药气”,刺激头颈皮肤,起到“通关窍,利滞气”作用,促进神经、肌肉与关节功能协调,收到解痛祛病效果。民间作菊枕时,通常还加入少量川芎、丹皮、白芷等。这三味中药有活血行气、清热凉血、燥湿止痛、祛风解表、活血散瘀的功效。它们与菊花配伍,有加强药力之作用。
菊枕还可治头晕眼花,夜晚催人酣睡,翌晨起床神清目明。故民谚有云:“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我国古代佛家和道家都有卧药枕的传统。唐代义净和尚介绍过僧侣常用的药枕――枕囊。这是一种用帛或布缝制的直袋,内填毛麻、棉絮、软叶、干苔、决明子、麻豆等物。卧枕囊不仅柔软舒适,又可收到明目之功效。
道家使用的药枕别具一格。据记载,古代道家使用的药枕有磁石枕及柏木枕两种。磁石枕是将磁石镶嵌在木枕上制成的,常枕可以明目益睛。柏木枕用柏木板制成,四壁留有120个小孔,内装当归、川芎、防风、白芷、丹皮、菊花等32味药物,外套布套,药味缓慢散出。据说,枕过100天便会面有光泽;枕过一年,体中风疾会自然痊愈。
药枕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史载,唐代流行卧“枕帏”的风俗。枕帏是将香花缝入布囊中的枕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在诗中写道:“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元代文学家马祖常也赞美道:“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以菊花晒干作枕芯称为“菊枕”,为民间常用药枕之一。宋代陈元靓说:“(民间)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头。大多能去头风,明眼目。”清代慈禧太后每到秋菊怒放,总要命人摘取大朵菊花,撕出花瓣晒干揉碎,填进布袋充作枕芯。古人喜用菊枕,取其清热疏风、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通过所含微量龙脑、樟脑、菊油环酮挥发“药气”,刺激头颈皮肤,起到“通关窍,利滞气”作用,促进神经、肌肉与关节功能协调,收到解痛祛病效果。民间作菊枕时,通常还加入少量川芎、丹皮、白芷等。这三味中药有活血行气、清热凉血、燥湿止痛、祛风解表、活血散瘀的功效。它们与菊花配伍,有加强药力之作用。
菊枕还可治头晕眼花,夜晚催人酣睡,翌晨起床神清目明。故民谚有云:“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四月- 版主
- 帖子数 : 66
注册日期 : 12-09-2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