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六年历史学统考真题综合分析及论述题高分攻略
【转】六年历史学统考真题综合分析及论述题高分攻略
六年历史学统考真题综合分析及论述题高分攻略
作者:范无聊
按:
1、本文很长,2万字左右,如认为值得一读,可耐心阅读;
2、本文的观点是无聊在两年余的备考中慢慢总结出来的,应该能对后来者提供一定的经验,谨发表在此,回馈大家;
3、文章的构思直接受到长孙博兄《名词解释高分技巧》一文的启发,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他本人的支持与鼓励,这篇过于冗长的初稿长孙兄也抽出时间读过了并提出了自己关于论述题的看法,谨在此向长孙兄致以谢意;
4、本文仅仅代表无聊个人的看法,其中的一些观点不一定所有人都认同,我所希望的是大家能够求同存异,共同探讨;
5、本文只是初稿,无论是观点还是表述方式,都尚需修改,还请斑竹及各位坛友多多指教,以共同进步;
6、无聊将在广泛吸收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本文仔细修改,修改后的定稿将以Word文档形式上传至第三楼,请大家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本文目录:
一、引言
二、论述题:重要性不容小觑
三、真题分析之一:命题原则
四、真题分析之二:命题规律与真题三变
五、真题分析之三:重点与非重点
六、高分攻略之一:各版块提玄钩要
七、高分攻略之二:备战技巧
八、高分攻略之三:答题技巧
九、结语
一、引言
某日与人交流经验,一人说他用了半月时间终于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这一大块整理完毕了;后来得知另一人同样耗费了大量时间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这一专题。须知当时已是11月份,考研已入冲刺阶段,时间极为宝贵,而他们竟然都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大费周章,不禁为之叹息,故将自己在深入分析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总结的一些经验与之分享,以彰明专业课之重点。
有学者曾表示,通过统考选拔出的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很难保证其学术水平,因此不再准备带硕士生。不得不说,这种看法非常敏锐。很多学术水平过人的考生未必能在统考中获得很高的专业课成绩,而实力一般的考生,通过针对性的复习,也完全可以获致高分。因为既然是统考,就必然具有一定的出题原则及出题模式,好好研究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我们的应试势必有极大的帮助。
不像很多人那样平时在期末考试前两三天冲刺一下就能考取高分,我个人记忆能力颇差。同时,我是跨考生,虽然一直喜欢人文社会学术,但系统的历史学专业知识是严重欠缺的。也就是说,我的先天、后天条件都是不足的。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复习得卓有成效,预测到了两道真题,并且专业课考了270分,因此愿意献出自己的经验回馈大家。如能对后来者有所助益,是吾愿尔。
二、论述题:重要性不容小觑
名词解释与论述题,一个属微观层面,一个属宏观层面。前者需要细致背诵,后者需要整体把握。如果从微观层面上看,名词解释是考研历史的核心题型的话,那么,从宏观层面上看,论述题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
(一)论述题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所占分值上。
1、历史学专业课满分300分,而三道论述题便占了120分,足足有40%,是所占分值最高的题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材料分析可看作是简化版的论述题。如07年29题(2)(3)小题分别考察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清ZF变革科举的措施,考察的完全是科举制度之演变,假如以论述题的标准复习,总结一下科举制完整的演变轨迹,宽备窄用,作答时自会顺风顺水,既能保证正确率又能为其它题目节约出时间,一举多得。
3、很多名词解释是论述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如07年推恩令、09年告缗,都是“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一题目下的具体措施。一道论述题往往可以统摄若干名词解释,即便在考场上一时对“推恩令”“告缗”茫无头绪 ,仍然可以根据对论述题的宏观把握而将之定位在汉武帝施政措施下。
4、论述题是最容易大幅度提分的题型。考研科目中英语和政治提分极为不易,在总体实力已定的情况下,无论哪一门想提高10分都是难上加难的事。专业课则不然,其提分空间是极其巨大的,而主要体现在论述题上。试想,广义上的论述题共占180分,两个材料分析各占30分,三个论述大题各占40分,无论哪一个题目因为没有复习到而导致几乎不得分,那都将是极为严重的损失,小者无缘名校,大者达到国家线或许都会成为问题。通过厘清重点、捕捉考点,我们完全可以大幅度提升分数,甚至很容易地获得高分。论述题高分攻略后文将会详细论述。
根据以上分析,广义上的论述题还应包含材料分析题和部分名词解释,所占分值保守来说也是180分,足足占了总分的60%,真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二)论述题是最能考察考生综合能力的题目。考生的史学素养之高低往往可以通过对论述题的作答显露无遗。
1、考生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对专业基础有了相当程度的把握才能达到论述题的答题要求。如07年32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就需要考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答题。考生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一战与中国的相关联系才能入手,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梁启超、张东荪等人于一战后游历欧洲,反思西方文化,提出科学破产论,这需要具备课本之外的知识才能作答全面。07年34题“1901-1939年间美国历届ZF在国内经济活动中职能作用的演变”更有难度,教材上对历届美国ZF是分开论述的,答题时则需要将近40年的纵向内容综合起来分析、对比;而且,ZF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干预等,考生平时会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也很难说。
2、组织论述的能力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怎么将初步思考之后在头脑中形成的答案轮廓形之书面文字,怎么安排答案构架,怎么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是需要加强训练的,后文也会讲述相关技巧。而且,自从11年试卷第四部分由以前的四个“简答题”改为三个“论述题”,答题要求中又加上一条“主体内容占30分,论述组织占10分”, 组织论述的能力更加重要了:“论述题”这一称谓显然更加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相应地“论述组织”也直接占据了10分,论述题的得分已经不完全是要点得分了。
综上所述,论述题所占分值比例至少为60%,旨在考察考生的专业综合素养,无疑是考研历史中最为重要的题型。也就是说,论述题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专业课的成败;而专业课分数在考研总分中占到了60%,专业课的成败又会直接决定考研的成败。所以,论述题的重要性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文将在深入分析六年真题的基础上总结相应的高分技巧。
三、真题分析之一:命题原则
深入分析历年真题,会发现其背后自有一系列明显的命题原则。可以说,一切真题都是命题人命题思想的具体体现。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1、非意识形态化
与高考历史完全不一样,意识形态色彩在考研历史中已经十分淡薄。这一点在中国近代史领域里尤为突出。下面以中国***为例具体分析。
首先,直接涉及到中国***的考题非常稀少,每年顶多只有一个选择和一个名词解释,而且六年真题总共出现了三个相关名词解释:民国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陕甘宁边区和《五一六通知》。这与高考历史极力强调中国***在近代历史上的突出作用的旨趣是大不相同的。
其次,涉及中共的考题,所考察的无一例外都是客观史实,而非主观性描述。如新四军一词,大纲解析给出的官方参考答案是:“中国***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将南方数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番号被***ZF取消。随后,由中共中央重建。”可见,参考答案仅仅是在描述新四军的发展历史,所处的立场是客观中立的,并没有说明其番号是“被反动的***ZF取消”,也没有 “新四军英勇抗战,给日寇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是抗日战争中的核心力量”之类的言辞。
再次,中国近代史部分的论述题中有间接涉及中共的考点,一个是10年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主要从学术的角度考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次思想论争;一个是11年的“分析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虽然必定会涉及到中共的崛起,但答案仍然是从史实的角度来论述。
其实考研真题中国近现代史领域里的非意识形态化远不止此。以历年真题作为参照系,能够合格的恐怕多是学术著作,很多近现代史课本的描述都稍嫌落伍。以“官督商办”为例,官方参考答案是:“洋务运动时期清ZF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ZF委任官员督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参考答案里完全没有“半封建性”这样的论调,而无论哪一种课本都少不了谈论官督商办中 “封建性”的残留。同样,课本上非常流行的关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说法及中国古代“封建论”等观点在真题中也没有出现过。这正是命题人的命题原则的体现,说明命题人系统的命题思想中已经大大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
还有很多地方也明显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如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中的阶级矛盾,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革问题,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工人运动以及有关苏联的内容,这些也都不是重点,一般不需要重点复习,最多以名词解释来对待就可以。
明了了这一原则,首先,我们可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复习劳动。如意识形态过浓的“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述中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等问题就没必要下大力气准备了。这样一来,所减轻的压力不是一点半点。以通常所说的“11本”教材为例,在考研历史非意识形态化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史》下册(1949年10月至今,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全部与《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主要是二战后的世界历史)的大部都没必要重点准备了。这样,“11本”就简化为“9本”了,可以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获得高分。实际上在考研冲刺阶段,时间很紧,压力也很大,复习是否有效率、是否有针对性,这至关重要。这个时候就没必要为非重点内容而分神了,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就可以了。
2、学术化
考研历史为什么会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呢?可以说,追求客观公正的历史是历史学的学科特点使然。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便要开始具体专业的学术训练了,不妨说考研是学术生涯的第一步。考研选拔的目标群体是具有学术潜力的人才,考研试卷自然也就更加注重学术化、客观化,相应地也就会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意识形态比较侧重于主观情绪,与学术研究的标准很不一致。
举个例子,如前文所述,用“封建社会”一词来概括自秦至清的社会形态并不确切,因为在中文中“封建”一词的意思是“封邦建国”,表述的是周朝诸侯国并立而天下共主的情形;而自秦至清天下一统,皇权集中,中央与地方俨然已不是松散的结合了。实际上以“封建”概括自秦至清的社会形态,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马克思对欧洲中世纪的概括生搬硬套过来的。西欧中世纪贵族相对独立,身份世袭,所以有人类比中国周代的情形翻译为“封建社会”;马克思主义者沿袭这一称谓,硬是返回来以这个词形容中国自秦至清的社会形态,说二者实行的都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欧洲中世纪是封建社会了,那么自秦至清也相应的是“封建社会”了(当然,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哪到哪,也有多种说法)。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教材上一般还都是沿袭“封建”一说,但是学术界已经在反思这种观点了;姑不论此,对考生至关重要的是,考研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中从未出现过这种说法,类似的意识形态过浓的概念、观点也几乎没有提到。可见,考研历史更加注重学术化。
上文我们从学术化的视角解释了为什么考研历史会有非意识形态化的趋势。接下来继续阐述学术化的问题。
高考历史往往单纯通过背诵就能获得高分,但是考研历史则不然,它更加注重学术化。试以2010年真题为例分析,第32题为: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这场论战由中国***内部扩展到各种派别,牵扯出很多论题,对于以后的思想界影响巨大,但是这一问题并不见于通行的教材,涉及于此的除专题论文外鲜有通史性质的教材。因此,想要在这个题目上获取高分,就需要教材之外的知识储备了。假如在平时的积累中看过相关内容,那么可能作答完美;假如对此一无所知,那么30分的分值可能只会得到一点。再以第33题为例: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这个题目在吴齐版六卷本《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上有详细论述,但是考生平时是否会注意到相关内容,注意到之后会不会引起重视,这都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其实,只要了解雅思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的观点,这一论述题就迎刃而解了。他的看法是,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精神突破,如中国、希腊、印度、以色列等,这种突破对后世的各种文明形态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如此一来,就找到答题入口了。如果对课本相关内容掌握纯熟,自然可以轻松应答;如果不甚了解,那么通过这种方法也完全可以获得高分。另外,关于三大文明的思想特征也是不容易作答的。如果平时多有关注相关著作,那么势必会让答案增色不少。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目的是想说明考研历史非常注重学术化的趋向,当然,这需要考生平日的学术积累,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在考场上挥洒自如的。不妨在平时多多阅读,增加知识面,这样既有助于将来的学术研究(如果想走学术之路的话),也会在考研战场上比别人更有胜算。
3、综合化
考研历史的另一命题原则是综合化,考察的是对课本内容的综合理解与运用。这样,想得高分就绝不只是背背课本内容就可以的了,需要对相关内容综合分析。还是以2010年真题为例,第31题为: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这道题虽然不难,但是想拿高分也不容易,必须全面概括出西汉前中期百余年间中央ZF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纠葛关系。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像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酎金夺侯等,这些措施的施行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分裂割据的局面。再往前推,文景之时诸侯王已然坐大,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政权,贾谊《治安策》中“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不能不提,晁错《削藩策》中呼吁景帝下决心削藩的主张也不能不提,后来导致了“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平定叛乱。再往前推,西汉前期之所以会“郡国并行”,是因为高祖大封刘氏子弟为王,并“刑白马而誓”。之前也分封过异性王侯,后来大都翦灭。这道题我们从后往前推,从诸侯王国问题的最终解决上溯到产生原因,差不多就解决完毕了。但是,参考答案中还列举了一条重要的时代背景:“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背景因素,秦朝立国之初就有过行分封还是行郡县的大规模讨论,楚汉战争中也有人极力主张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六国之后为诸侯王,后来刘邦分封将领、倚为臂膀,统一天下之后又翦除其势力,同时认为秦朝短命很大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于是陆续分了九个刘氏子弟为王,这些都显示了分封制的强烈影响,这一点也要作答上。可见,一道论述题想得高分,需要从头至尾综合分析,考虑到前前后后各种情况,全面完整地作答。
四、真题分析之二:命题规律与真题三变
作为统考科目,考研历史自然会有极强的规律性。真题的命制其实有一个模版,第几题会命制哪一部分的内容一般都是很明晰的,纵观以往六年的真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分析近三年的三次变动。
不妨分别以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和板块四分别指代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考研历史中的分值比例,板块一和板块四各占30%,板块二和板块三各占20%。而真题中,选择有20个、名词解释有8个、问答题有4个(2010年之后4道问答题变为3道论述题,关于这一点下文将有所分析),这样每个板块都能平均分配题目,剩下的两个材料分析题分别分给板块一和板块四,恰好可以平衡好分值比例。
其中,论述题的命制是最有规律的,这也是考前能够准确命中的关节所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份试卷的命制,必须首先确定论述题,然后才能命制材料分析,接下来依次是名词解释、选择题。论述题的命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而其他题目的命制则相对灵活,先定下论述题,其余的题目就好办了。以2010年真题中的中国古代史为例,论述题是“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这一论述题考的是西汉时期的相关内容,命制这道题首先要确保所考查的知识点不能落在隋朝、元朝和魏晋,因为前三年的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论述题分别考察的是这三个朝代(或时代),该年的论述题一般不可能重复之前的朝代;何况统考才三年,自然会先将重要朝代考察一遍再说,所以之前考过的朝代一般不会再命制论述题了。论述题确定下来要考西汉,且具体的知识点是诸侯王国问题之后,然后再确定材料分析,材料分析肯定不会考西汉了。然后是名词解释,两个名词解释自然也不会考西汉,同时也不会考清朝(之前的材料分析考的清朝的摊丁入亩)了。之所以同一张试卷上的不同题型不会考察同一个朝代,是因为整个中国古代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自然要考察尽可能多的朝代。试想,如果论述题考西汉,材料分析考西汉,名词解释也考西汉,是不是会给人考察范围过于狭窄的感觉?接下来就是5个选择题了,第一个考察先秦,剩下的四个就会尽量分配给尚未顾及到的朝代。这样一来,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就考察的比较全面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论述题的命制是最有规律的。单以中国古代史而论,相邻年份的论述题不会落在同一个朝代,也就是说去年考过的王朝今年就不会再考了,这样就缩小了考察范围;而且由于2007年才实行统考,这三五年内论述题所涉及的朝代差不多要过一遍之后才可能重复考察,这样一来重点准备还没考过的朝代就可以了,这就进一步缩小了考察范围。根据以上原则,2012年考研之前我预测到,中国古代史的论述题最有可能落在唐朝,因为重要朝代里只剩下唐朝没有考察过材料分析和论述了,其余的重要朝代如汉宋明清及魏晋,在材料分析和论述里都不止考了一遍了,所以2012年论述题要是不考察唐朝的话实在说不过去。唐朝的重要内容回顾一下,也不是太多,如开国之初的施政措施、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之治、安史之乱、后期政治局势、后期财政改革等。其中,我重点预测了一道“分析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因为两税法的施行是唐朝后期的重大财政改革措施,之前的租庸调制沿袭自北魏的税法,也是重点所在,二者的对比或将成为命题点。结果,2012考研历史真题的第一道论述题是“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其中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内容差不多可以占到一半,也就是说,经过有效的预测及准备,看到这道题目时,大脑可以迅速组织好一半以上内容的论述,剩下的费点时间也能差不多答好,这道论述题得个高分已经不成问题了。
中国近现代史方面,因为2011年的真题由以前最后的四道问答题改为了三道论述题,但是各板块的分值比例是一定的,这样一来题目设置上就有一些麻烦了,四个板块无论哪个板块被剔除在论述题之列都将导致各板块分值比例的混乱。因此,中国近现代史板块的论述题的命制极有可能与世界近现代史板块结合起来,这样在论述题里四个板块就都照顾到了,其余的分值比例不平衡的地方可以很容易通过材料分析和名词解释弥补。2011年的确是这么做的,“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总体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题目,但是也和世界近现代史联系密切,因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是二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二战对中国的影响。虽然二者都顾及到了,但是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分值是很低的,该年的真题为了平衡分值比例,在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硬生生设置了4个名词解释,便大体符合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各板块分别所占的分值比例。以此为依据,我预测到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也会命制与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结合的论述题,考前复习时将有关的知识点都仔细看过,如华盛顿会议与门户开放、基督教与反洋教斗争、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基督教在华的早期传播与西学东渐等,结果2012年第二道论述题考的是“论述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确实被我预测到了。该题看上去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但也从多方面考察了世界近现代史,因为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之一是天主教进行反宗教改革(措施之一是大力派出传教士传播天主教),“主要活动”之一是将中国的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翻译为西方文字,“影响”之一是对西方的启蒙运动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真题与我最初的预测有一定的偏差,因为真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史而非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的交叉点,不过还好预测到了原题,也算是赚大发了。该年的真题有一道半的论述题都是中国古代史方面的,中国近现代史只能放到材料分析里考察了。
世界上古中古史的论述题,一般来说只要将希腊与罗马的重要内容掌握好了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另外罗马与中世纪西欧能够联系起来的内容也要好好准备。这一板块的重点非常明晰,下点功夫拿下希腊罗马就可以了。不过,2012年是唯一没有大力考察希腊罗马的年份(只考了一道“后三头政治”的名词解释),当然这是因为整张试卷没怎么考察世界上古中古史,否则舍希腊罗马还会重点考查什么?
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各个重要大国的历史是论述题的重点考查内容。另外,综合性的题目也很容易命制论述题。2012年我个人感觉到会考察法国,重点关注了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内外政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自从2007年统考以来,在论述题与材料分析里面所有重要大国都单独涉及过了,唯独除了法国。近代以来的法国历史可谓跌宕起伏,自大革命以至二战,总共轮换了3个共和国和5个帝国,而且法国对于世界进程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统考进行了5年都没有单独考察过有关法国的论述题或材料分析,这和中国古代史从来没有重点考察过唐朝一样同样说不过去,因此,我预测到2012年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极有可能考察法国近代史。最终证明,我的看法是对的,真题的确考察了法国;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真题所考察的是“论述拿破仑三世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与我所预测的重点不符,不过既然预测到了可能会考察法国,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的相关内容也关注了不止一遍,答题时自然非常顺手。
上文提到2012年的论述题的预测,这只是为了说明真题分析的重要性,本文绝不鼓励考前押题之类的行为。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必须要建立在全面而又有重点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题的质量;而且,越是深入地复习,越能对重点有清晰的体会。指望押题以获取高分,这既反映了一种投机心理,也是风险极大的举措,很不可取。
真题的规律性是极强的,既然是规律,就不怎么变动;但是,纵观六年以来的真题,也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接下来将说说我眼中的“真题三变”。
第一变是2010年真题的难度明显加大。首先是名词解释中有两个考察书籍、著作的名词:《筹办夷务始末》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两本著作都不见于教材的正文中,如果没有课外的积累恐怕会一头雾水。以前的名词解释无论多么难、多么偏,但终归是教材上的内容,只要将“11本”或其他版本的教材认真复习多遍,多少都会有印象的,而2010年的这两个名解却逸出了教材,对很多只关注教材的考生来说难度不小。该年的变化最大的还在于论述题,其难度要远远高于前几年的统考真题。首先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32题,有关这个知识点的论述也不见于通行的教材,并且这个知识点本身也难度不小,所以,一定会有相当多的考生见到这道题后满脸茫然,不知如何作答。以前的论述题,只要认真复习过,即便没有把握也完全能够答上一些相关的内容从而得上若干分数,而这道题的出现,将这种局面完全打破了,不了解的话完全无法作答,积淀不深的话也很难答好。接下来的“三大古典文明中心”这道题不像以前统考中关于世界上古中古史的内容仅仅考察希腊罗马一样了,而是将古希腊与其它古典文明联系起来考察,这是一大突破。并且这道题难度也不小,可能大多数考生都会有一定的头绪,但是可以料想的到,想得高分是极不容易的。最后一题是论述近代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这道题也有些偏。横向上说,同一时期的欧美国家的代议制比日本的重要得多;纵向上说,整个日本近现代史中更为重要的内容也多的是,可真题偏偏考了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地掌握好相关知识。无论如何,这三道论述题横空出世以后,以前很多人都行之有效的仅靠熟背一本“山东大本”就能获取高分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想要获取高分,首先要吃透教材,然后还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
第二变是2011年的真题布局变化。这一年最显著的变化是以前真题最后的四个“问答题”变成了三个“论述题”,分值也由以前的每题30分变为每题40分。其中,每题的40分的分值,有30分是主体内容的要点得分,有10分是组织论述的得分。也就是说,每道论述题的得分要点仍然不变,变了的只是多了一个10分的“组织论述”。这对我们的要求是,作答时更应逻辑顺畅、条理清晰,如果字迹优雅、文采璀璨的话那就更好了。实际上只要主体内容的要点能答个差不多,组织论述的分数也不会低了;相反,要点严重不全,组织论述的分数还会高了吗?题目数量变化还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前的题目数量极有利于分值的分配(一般来说是选择和名解由四个板块平分,两道材料分析分别由板块一和板块四平分,四道问答题由四个板块平分),而变化之后问题就有些麻烦了,论述题中无论缺少哪个板块,都将导致整份试卷的分值比例失衡。如上文所言,解决之道是,部分论述题必然会考察两个板块的结合点,然后再通过材料分析和名词解释来调整考察范围,如此一来分值比例就可以保持基本平衡了。也即,2011年的变化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是,以后的复习要尤其注意不同板块之间的结合点,尤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的交叉点,这些地方都能成为命题点。
最后是2012年的变化。2012年真题不同于以往年份的真题的最大地方是,其所体现出来的反命题思想太明显了。也就是说,命题人在有意突破之前的出题规律,反其道而行之,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先看看名词解释。首先,“《五一六通知》”是文革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想到今年会考文革的相关内容,因为文革并不好考;而且以往的真题,49年后的中国史都是仅仅只考了一道选择题,所占分值极低,这次考察文革的内容,确实有些突兀。其次,“拉美西斯二世”也是如此,之前真题的世界上古中古史部分的名词解释从未考过上古西亚北非,这部分所考查的一直都是选择题,而今年也考了名词解释。再次,“《沙恭达罗》.”是什么东西,恐怕100个考生里有99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以上三个名词解释的出现极为反常,可能是命题人有意为之,故意命制几道出乎大家意料或者难度极大的题目。防备之道是,先秦、49年之后的历史、上古西亚北非等以前只考选择题的部分以后都要按名词解释的考察方式来复习,这样才会尽可能做到完备。然后是整张试卷的考察范围与分值比例,该年的真题竟然没有考察希腊或者罗马的内容,除了仅有的一道名词解释,这是六年统考以来这一部分内容的首次被忽略。而且,世界上古中古史的分值按规定占总分的20%,也就是说一份试卷中,这一板块应该考察60分的内容,而这次只考了40分(10分的选择加30分的名词解释),有意不按规则出牌,也可以说是反命题的表现。有的板块分值少,其他板块自然会分值多,这次少了的20分就转嫁到世界近现代史板块了;中国古代史方面也是命制了两道论述,可见,无论如何变化,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永远是重点所在,分值最高,考察的最为全面,也都需要重点复习。
然后说说名词解释的命题规律。经典的命题方式是,8个名词解释分别分配给4个板块,每板块两个(但也有例外,尤其是2011年之后,每板块2个的传统或许将成为历史)。下面重点谈谈板块三。在世界上古中古史中,假如材料分析或者论述不考察希腊或罗马的内容,那么该板块名词解释中必定会考察希腊或罗马的内容;假如材料分析或论述考察了希腊或罗马的内容,那么该板块的两个名词解释将落在上古西亚北非、中世纪西欧、中古东欧、中古阿拉伯世界、中古日本、中古印度等国家或地区。还是那句话,希腊和罗马是重点,如果这个板块考察材料分析或论述的话,那么一般就考希腊或罗马,而上述列举的几个国家或地区以名词解释来对待就可以了。
五、真题分析之三:重点与非重点
通过分析真题,我们可以细致区分各版块的重点与非重点。这里必须说明的是,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是针对论述题来说的,也即非重点里一般不会出论述题,而重点内容里则会处处设置论述题。下面分述各版块重点非重点。
1、中国史中,先秦和49年以后是非重点。纵观六年真题,先秦与49年以后都是各占一个选择题,也就是说,它们各仅占2分(特殊情况除外,如2010年考察了先秦的思想特征,但那是在世界史之下考察的;2012年考察了名词解释“五一六通知”,但这个处于现代史中的名词在试卷上却怪异地插在古代的“三朝北盟汇编”与近代的“蒲安臣使团”之间,让人怀疑是不是由于特定原因而临时替换的)。整整六年的真题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命题的,绝不是一种偶然。正如长孙博兄所指,考研历史考察的主要是史实,而远古迄秦的历史,远的茫昧难考,近的所能考察的有限;49年以后的历史,表现在教材上更多的是具有宣传意味的中共党史,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上的历史,所以,这两部分自然就不在重点之列。不在重点之列,是说它们不是论述题的考察范围,并不是说它们不重要。在一开始的复习中,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全面系统,压边压角,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相反,在进入了冲刺阶段后,则应全面专心于重点内容的复习,而不必纠缠于已没有多大提分空间的非重点。
板块一中,自秦至清之间的不重要的朝代也是非重点。所谓不重要,一是历时时间短,二是影响于后世微小。比如说更迭频繁的五代就不怎么重要,而其前后的唐朝和宋朝则是重中之重。明了了这一点,冲刺阶段复习起来就有针对性了。还须一说的是,两个特殊的朝代,隋朝和元朝,历时短但都比较重要,都已经考察过论述题了,分别是“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和“简述元代的行政制度及其意义”。统考的一大特点在于考过的题目近几年内是不会重复考察的,而上述两个朝代所能考察的论述题的内容又着实有限,所以目前来说二者也是非重点了。
板块一的重点是从汉朝到清朝的重要朝代的历史。其中政制沿革史尤为重中之重,而这又与历朝开国之初的施政措施缠绕在一起,需要引起绝对重视。2007年隋初的施政措施、2008年元代的行省制度、2010年西汉的诸侯王国问题都属于这方面的内容。政制沿革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以此为主线将这段历史串联起来,注意其间的因袭、变革,整个中国古代史就很清晰、简明了。再辅以财政赋役史、思想文化史等,整个中国古代史就可以尽收眼底。当然,仅仅有了线索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下大工夫不断记忆。这就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完成的了,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不断强化。
如此一来,随便考研怎么出论述题,就都不怕了。核心内容都掌握好了,以无招胜有招,无论碰到什么题目,都可以迅速从脑海中提取出相关知识,再略加整合,便可形之以文字了。
2、板块二中,意识形态色彩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弥漫到改革开放至今,尤以49年之后为浓厚。前面已经说过,意识形态过浓的内容属于非重点,49年之后的历史就不必以论述题来准备了。
其余的内容,我们不妨以五四运动为界,按通行的标准分之为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两个部分,二者区别对待复习。可以大致说,前者侧重考察的是政治,而后者侧重的是文化。
中国近代史的一大特征就是纷繁杂乱,从鸦片战争到民初政局,这段历史简直眼花缭乱。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历次运动、施政措施、思想变迁等。
2008年论述题“略论晚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属于施政措施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在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代史中都非常重要,必须全力掌握。
2012年材料分析题考察了近代思想家的思想变动,属于思想变迁方面的内容。教案问题、改良与革命等内容也都值得注意。
另,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间的历次运动,也必须掌握彻底。说实话,这一部分不好出题,因为教科书上的观点一般都较陈旧,而学界对于很多内容都观点各异,莫衷一是。如果出题的话,可能会出一些客观性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如2008年“略论晚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涉及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考察的都是客观的史实,并且是综合起来考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历次运动的基础知识牢牢掌握。
然后我们再说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现代史。这部分内容将意识形态浓厚的部分划入非重点之后,能考察论述题的大多都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了。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思想界可谓跌宕起伏、异常活跃,各类流派、各种观点激荡翻滚,能考察论述题的自然也非常之多。2010年考察的是“中国社会性质论战”问题,类似影响重大的思想交锋事件还有中西文化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科玄论战等。一般来说,这些内容在课本上并未得到充分的论述,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加强课外的学术积累,以应对考场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关于板块二,另外需要一说的是,这部分应该与板块四的内容结合起来复习。以后的命题有一大趋势,就是考察不同板块的结合点,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所能联系起来的内容,因此二者的结合点也将会是命题的重心所在。如一战与中国,二战与中国(上述两者在2007、2011年已分别考察过),华盛顿会议与门户开放,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的教案问题等。
3、板块三中,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内容是重中之重,历年真题凡是涉及世界上古中古史方面的论述题都是考察的二者之一。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现在西方文化中处处都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子;罗马承袭了其部分文明,并且影响于后世欧洲极为深远,现在的美国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新时代的罗马帝国。教材上有关二者的内容全都掌握精熟,世界上古中古史也就没有多少可担心的了。
另外,与希腊、罗马相联系的内容也绝对不容忽视。比如希波战争,这场奠定了东西方文明最初的分界线的战争自然也要掌握好;比如基督教的发展历史,从罗马时代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基督教的东西分裂,其间的内容完全可以联系起来考察。
板块三中,除以上涉及的以外,上古西亚北非、中世纪的西欧、东欧、伊斯兰文明、印度、日本等内容,不在重点之列,一般来说以名词解释对待即可。
可以说,板块三的重点是最明晰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复习以确保这个板块尽量少失分,因为大家对世界史普遍都不精通,所以考试题目一般不会超出教材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容易。
4、板块四的分值与板块一相同,各占总分的30%,也是考试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这一部分内容庞杂、头绪繁多,不像中国古代史那样可以以一条纵向的线索贯穿起来,也不像世界上古中古史那样重点内容既明晰也有限,这一部分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顾到。2010年论述题考了一道“论述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窃以为这个点就考察得过细,因为近代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在教材上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散”下的一个内容,既然是“扩散”,那么这应该还不算最重要的内容——像英国的议会制度与两党制的形成等似乎更为重要。而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发展有很明显的新趋向,也是值得重视的内容。再如2012年的“论述拿破仑三世与法兰西第二帝国”,其实有关法国的考点是非常之多的,像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就比法兰西第二帝国重要得多,但是该年的论述题偏偏考了第二帝国。可见在世界近现代史这一板块,连相对而言不是非常重要的都会考察论述题,因此这部分内容需要细致而全面的复习。
大体而言,板块四中重要的国家是重点所在。何谓“重要的国家”呢?那就是曾经或现在非常辉煌、对世界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国家,如英、法、德、美、日、俄等国。这些国家的历史是论述题的命题重点所在,其纵向发展都需要细细梳理。从新航路开辟到二战,一般而言这段历史命制论述题的可能性更大;二战之后的历史更有可能与之前的联系起来考察。另外,该板块很多内容是无法具体到某一国家的,需要以大的视角来看待。如,“论述近代西欧海上霸权的更迭”这道题就不仅需要纵向的视角,还需要横向的对比。
该板块中,像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之类的虽非一流但也颇影响于世界历史的国家也应值得注意。除此之外的国家就不必以论述题来准备了。
六、高分攻略之一:各板块提玄钩要
所谓的“高分攻略”是建立在深入分析历年真题基础上的。上一节已经分析了各板块的重点与非重点,那么本节各板块的提玄钩要就容易论述了。下文将简要论述我个人在2012年考研备考中针对每个板块所进行的提玄钩要。
1、针对板块一,不妨总结这么几条线索:政制沿革史、改革变法史、财政赋役史、思想文化史和民族关系史。窃以为只要这些线索梳理好了,宏观的中国古代史就能很好的把握了。其中,政制沿革史是历代政治制度发展变迁的历史,这与历代开国之初的施政措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每一朝代的政治制度一般都是开国之初设立的,也算是施政措施的一个方面——其他的方面还有经济、军事、法律等。政制沿革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框架,也是论述题的命题重点所在,六年的真题有三年考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分别考的是隋初巩固统一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007年)、元代的行省制度(2008年)和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010年)。
改革变法史是中国历史上重要变法的综合整理。前后有变的地方非常容易命题,所以这部分内容也应该特别对待。财政赋役史是历代财政政策的综合整理,包括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等,也包括历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总之,这一专题是通过经济的视角来观照中国古代史。思想文化史是中国古代史中重要思想文化内容的集合。在中国古代史中,实际上是政治、经济、文化三足鼎立,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是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2009年论述题便考了魏晋玄学的相关知识。民族关系史是指大一统时期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或分裂时期不同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的历史。这个专题的设立,可以弥补以上四者的漏洞,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史的总结更为全面。
2、针对板块二,我们可以像上文所说的那样,将重点内容按历次运动、施政措施、思想变迁等几个专题来总结,客观地展现近代史的全貌,同时注重学术色彩。
3、针对板块三,可以分别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点内容整合一下。这一部分把握好了,整个世界上古中古史就没有大碍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能与古希腊、古罗马联系起来考察的内容也应多加关注。
4、针对板块四,我们可以以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式整理相关专题。纵向是指某一国家在近代的纵向发展历史。这和中国古代史整理相关专题的发展史的旨趣是相同的,都意在使得历史线索更为明晰、复习工作更有效率。横向是指综合性的、无法单独标出为某一国家的部分历史。比如“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论述一战对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等题目,就不能划归到某一国家之下了。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整合,世界近现代史的要点也可以尽收眼底。
那么,为什么要以专题的形式来复习呢?以专题形式来复习,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清楚某些内容的发展沿革,这比将很多内容混杂在一起的复习更有效果。当然,这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只有前期的复习非常扎实、非常牢固了,专题复习才能很好地奏效。
七、高分攻略之二:备战技巧
如果说上一节所述有点玄虚的话,那么这一节我们说点实际的复习技巧。
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要想考取高分,必须全面与重点结合复习。总的来说,考研历史所考查的内容是很全面的,任何一个地方没有复习到都有可能导致失分。即便是重点内容的考察,也是很全面的,比如真题完全不会因为法国大革命比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内容更为重要而忽略后者。
专业课的复习,不妨分为基础、巩固与冲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都应全面复习。
基础阶段是指刚入手时的复习,大约应该是前三遍的教材复习,这是历时最长也是最为艰苦的复习阶段,每一遍的复习大约在两个月左右。这一阶段的复习以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贯通基本的历史发展线索为主,需要将教材仔细认真地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在基础阶段,先秦与49年之后的中国史等内容可以只细看一遍,巩固阶段再以名词解释来对待)。有些内容的确是很令人头疼的,如世界上古史中的埃及史,各种王朝、各种名字让人非常纠结。不经历这个阶段恐怕是体会不到专业课复习之艰辛的,当时我经常纠结的一些问题是,整个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内容如此庞杂,究竟要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复习?万一到考场上忽然冒出一个闻所未闻的论述题,那该怎么办?这厚厚的一摞教材要研读多少遍才能掌握扎实?会不会等到考研临近了还复习不过来?当我一遍又一遍地看历年真题的时候甚至有些崩溃,感觉考得非常变态,如果立马上考场的话,像我这样的跨考生肯定对大多数题目都不知如何作答。但是慢慢的有了信心,因为认真复习几遍过后,发现不经意间自己已经打通了考研历史的任督二脉,基本的知识、基本的线索在头脑中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只要进一步加强复习,那么掌握好重点内容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每当复习不下去,我便拿出历年真题细细研究,总结规律,每每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感觉考研历史的规律性非常明显,能让自己的复习省不少事,于是更有信心了。这一阶段,建议将教材与仝晰纲的“山东大本”结合复习,山东大本的优点是内容简洁、要点明晰,可以在每个板块的教材看完之后,再通过山东大本来强化记忆,这样会很有效果的。在经历了漫长的基础阶段的复习之后,我感觉专业课考个高分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巩固阶段,仍然要以教材为主,但是这个时候就应该注意把握知识要点了。这一阶段教材仍然要看两遍以上,主要是巩固基础阶段的复习成果并复习要点知识,因为已有一定基础,故复习进度会比第一阶段明显加快。建议以教材与长孙博的《名词解释》相结合的方式来复习,长孙的名词解释非常精辟,是考研历史不可或缺的一本教辅书。如长孙兄所言,名词解释是考研历史的核心题型,也可以这么说,将该书所列举的上千个名词解释掌握彻底,那么考研历史的核心内容也就掌握透彻了。从该书所列举的名词解释的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复习的重点所在。一边细看教材一边背诵名解,足以把重点内容分辨清楚,若功夫下得足完全可以掌握得很扎实。
最后两个月的冲刺阶段,注意力则应转向论述题。这一阶段教材仍然不能放手,但此时需要做的是“厚书看薄”,即只需复习每本教材所能考察论述题的内容就可以了。如果前期的复习已经非常牢固的话,那么这时每个板块差不多三四天就能将重点内容复习一遍。与之配套的资料,我的推荐是,一是仝晰纲的《历年真题解析》,二是统考前各名校的论述题。除六年统考真题需要潜心研究外,统考之前的名校真题也需要多多研究。真题上的论述题的分布与考察频率都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所在。以上两种资料可以为我们的复习提供这种方便,前者还能提供一些年份的论述题的参考答案。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一阶段也不能放下名词解释的强化复习;考前最后半个月,也不妨查缺补漏,看看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牢固,进一步强化一下。如果专业课的复习确实能做到如上文所述的话,既刻苦勤奋而又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既以教材为本而又吸收有益的教辅书籍的成果,既注重阶段性而每一阶段的侧重点又有区别,既复习得扎实而又讲究一定的技巧,那么专业课是绝不可能考不好的。
以上关于复习阶段、方法等的论述,多半是参照我自己的经验而言的,不同的考生自然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
2、基础与综合兼顾
接下来说说上文未能论述透彻的地方。上文说道,在复习的基础阶段应重点复习教材,巩固阶段应重点注意名词解释,冲刺阶段则应重点关注论述题。其实这正是基础与综合兼顾的复习方法。
基础阶段至少三遍的教材研读,目的是进行全面的复习,贯通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初步的基础准备工作。
巩固阶段我的复习方法是以教材与长孙博《名词解释》相结合,一点一点向前推进,有时也自己亲自总结部分名词解释的答案。冲刺阶段更是分板块总结了很多专题,将很多知识串联起来综合分析,这样的复习就能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了。
名词解释是考研历史的核心题型,每一个名词都是对某一历史内容的简练概括,假如长孙博版的《名词解释》能够掌握扎实的话,那么考研历史的基础算是打牢了。论述题是考研历史中分值最高、综合性最强的题目,其完美作答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以宏观的视角高屋建瓴地将基础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教材的内容庞杂多端,我们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背下来,而以名词解释与论述题相结合强化背诵的方式极具针对性,既能让我们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综合把握考研历史的重点。
3、教材与学术著作并重
专业课的复习,当然要以通行的教材为主,毕竟真题中的题目大都出现于教材中。虽然大纲并未指定某一套特定的教材,但是各种教材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选取一套口碑不错的就可以。
窃以为,仅仅复习教材是不够尽善的。首先,真题所考察的内容,并非百分之百都会出现在教材上,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外有一定学术积累的考生就会优势凸显。还是以2010年“中国社会性质论战”那道题为例,相关的知识并不见于通行的教材,如果仅仅依据“11本”来复习而没有课外的见闻,那么该题的得分之低是可以想见的。抽出一定时间多读读学术著作或论文是有很大好处的,尤其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关论文集,更值得重视。复习劳累之后,拿出一本著作品读一番,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其次,历史学的考研复试最所注重的是学术功底,这就需要平时不断的学术积累了。根据以往经验,考研初试过后大多数人是无法安心准备复试的,过年要玩,开学之后准备论文,复试前夕用心最多的是教材知识,至于学术方面的著作此时已是无心看得下去。所以,考研复试的学术准备不妨放在平时,通过自己所选方向的相关著作的充足阅读,奠定牢固的基础,复试就没有大碍了。如果复试考场上相关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不知道,权威的学者没听说过,甚至自己所要选取的导师的著作都没读过,也没有自己的学术见解,那么你说谁还会认为你值得培养呢?
4、专业课与公共课平衡
历史学的考研一共考三门:专业课、外语及政治。其中,专业课满分为300分,后两门公共课每门100分,二者的分值比例是极为悬殊的,专业课分数占到总分值的60%,所以说,专业课的成败直接决定考研的成败。当然,公共课的成绩也是多多益善,但问题是,公共课在复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想提分是难上加难的事,绝不像专业课一样随时都有提分的空间。
建议这样安排:将专业课的复习视作重中之重。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与外语的复习相始终,二者的时间分配比例以二比一为宜。等到八九月份开始政治的复习之后,三者就应齐头并进了,但专业课仍然要占据一半甚至以上的时间比例。最后的一个月,英语就不必投入大量时间了,只要保持每天读读背背,水平不至于下滑就可以了;而专业课则应继续冲刺,政治也应紧锣密鼓地复习重点:最后这一段时间,是政治复习的黄金时期,在考场上能否将材料题作答顺手,完全看这一阵子的复习效果。
以上几个部分所言,只是基于作者复习经验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人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至于每个人的具体安排,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把握。
5、交流探讨
平时的交流探讨也是复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岂不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乎?寻找一两个同专业的研友,不定期交流复习心得,探讨经验,相互查缺补漏,是大有益于考研复习的。与其苦行僧似的埋头苦干,倒不如与研友一起奋战,这样不仅有效果,整个备战的过程也是乐趣横生的。
交流探讨的另一大好处是能够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放松。假如得知别人已经复习完一遍了而自己一遍还没复习一半,或者别人起步晚但复习进度已快赶上自己,自然会有种紧迫感,也会督促自己加紧复习。
交流探讨也不仅仅限于与现实中的研友之间。相关论坛、QQ群,或者其他合适的平台都可以成为我们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在历史学等人文社科类的研究并不被很多人理解的今天,同是一大帮有着相同背景与理想的人聚在一起,交流起来会感到特别温馨。
八、高分攻略之三:答题技巧
本节将谈谈具体答题时的相关技巧。虽然答题是在考场上进行的,但是相关的技巧却是在平时的复习中不断训练出来的。
1、要点全面
考研历史论述题的得分原则是按点得分,要点越全得分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将要点罗列全面。参考答案中的要点是一定的,我们所要做的便是仔细考虑一下与题目相关的要点到底有多少,然后尽可能多的作答。要点的回答宁多勿少,与题目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但是确实有些相关的内容如卷面允许也要答上,多了又不会扣分,但是少了却会失分。
论述题答题要点尽可能的全面作答对于考生来说应是考场上最最重要的追求,这反映了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直接决定了论述题得分的高低。
2、条理清晰
论述题的作答必须逻辑明显、条理清晰。只有条理清晰的论述才可能让阅卷人看得舒心,相反,答题卷面一团糟,阅卷人很可能因时间紧迫等原因没耐心去细看答题要点,如此一来的话得分就悲剧了。特别是2011年论述题的要求多了一点“主体内容占30分,组织论述占10分”之后,组织论述直接占据10分之多了,这更应引起极大重视。
具体的做法是:(1)论述开头要有引语。这是任何论述题都必须注意的一点,有了开头的引语会显得论述有致,逻辑性强。如200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这道论述题,开头可以说上一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当然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哪怕是仅仅一句介绍性质的话,有与没有也是存在重大区别的。(2)中间力求丰富。题目要求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论述,答题时就必须分几个部分来作答。每一部分的作答也都要层次分明,每一小点前面都要以1、2、3……之类的数字标注,以彰显每一要点。还是以上述题目为例,作答时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别入手,分别探讨一战对这些方面的影响,其中的每一小点也要在前面以数字标注清楚。另,不同的部分之间转折时,也应注意前后衔接问题。(3)如有必要,结尾要有结束语。很多题目要求论述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其中,“影响”这一块就算是结语了,不必另外总结;而很多题目则需要考生在论述作答的最后加上几句总结的话,如2008年的题目“略述晚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在结尾可以加上“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晚清政府实行了各种措施来发展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工商业的不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等话语,这样的话论述就更加完善了。
其实论述题的答题方式完全可以因人而异,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种形式,不同的形式都可能获得高分。上文所列举的只是一种适合应试的答题方式,考生可酌情参考。
3、 引述文献
在论述题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板块的论述题的作答中,引述文献不失为一种增彩的举措。在相关要点的回答上,引述一两条坚实的佐证文献,既可以让论据更为充实,又能让阅卷人眼前一亮。
那么在论述题中引述合适的文献,会不会有分数呢?我的看法是多少会酌情给分的。论述题的阅卷虽然有要点得分的限制,但总体来说是非常主观的,阅卷人可以处置的余地非常之大。以2010年“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为例,作答时如果能够写上贾谊《治安策》中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及晁错《削藩策》中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等语句,阅卷人自然会立马看出考生的文史素养,那么酌情给分并不是不可能的。
4、书写工整
卷面的整洁程度也是影响得分的一个因素。字迹漂亮、清晰的卷面都是阅卷人所愿意看到的,无形之中会增加印象分。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清新飘逸的书法,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写出工整的字迹。在紧张的阅卷工作期间,我们不能指望阅卷人有耐心琢磨我们那些具有印象派风格的文字到底写的是什么,而应展示给他们工工整整的字迹,既方便了他们的工作,也能提高我们的分数。字迹的工整与否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态度问题,那种张牙舞爪或者邋里邋遢的文字所折射出来的心态似乎不是一个适合搞研究的人所应有的,阅卷人也不可能对类似的文字产生好感。而工工整整书写出来的字迹则会让阅卷人看到考生态度的认真与端正,自然会有好感。
字迹的公正与否,恐怕也与答卷的紧迫程度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各种题目的作答时间,以便最后的论述题也有充足的时间从容不迫地答题。
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当然不止上述这些,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加总结了。
九、结语
本文对六年统考真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论述题的一些高分攻略,可以说这是对我过去两年余的考研复习的一个总结,也是想为后来的考研同仁提供一点过来人的切身经验。大家如能有所感触,有所启发,那么这篇文章的写作就是有价值的。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中旨在为冲刺阶段的考生提供一种有重点区分的论述题复习方式,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主要依据的是以往的统考真题,不代表以后的统考试题会发生较大的变动。而且,冲刺阶段的重点复习绝对要建立在牢固掌握核心知识的基础之上。假如教材内容没有若干遍的仔细研读,假如名词解释没有细致入微的强化记忆,那么论述题的复习无异于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
而且,本文所述,极具主观性,仅是个人观点,并不完善,也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恳请诸位研友多多指正,以共同进步。
作者:范无聊
按:
1、本文很长,2万字左右,如认为值得一读,可耐心阅读;
2、本文的观点是无聊在两年余的备考中慢慢总结出来的,应该能对后来者提供一定的经验,谨发表在此,回馈大家;
3、文章的构思直接受到长孙博兄《名词解释高分技巧》一文的启发,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他本人的支持与鼓励,这篇过于冗长的初稿长孙兄也抽出时间读过了并提出了自己关于论述题的看法,谨在此向长孙兄致以谢意;
4、本文仅仅代表无聊个人的看法,其中的一些观点不一定所有人都认同,我所希望的是大家能够求同存异,共同探讨;
5、本文只是初稿,无论是观点还是表述方式,都尚需修改,还请斑竹及各位坛友多多指教,以共同进步;
6、无聊将在广泛吸收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本文仔细修改,修改后的定稿将以Word文档形式上传至第三楼,请大家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本文目录:
一、引言
二、论述题:重要性不容小觑
三、真题分析之一:命题原则
四、真题分析之二:命题规律与真题三变
五、真题分析之三:重点与非重点
六、高分攻略之一:各版块提玄钩要
七、高分攻略之二:备战技巧
八、高分攻略之三:答题技巧
九、结语
一、引言
某日与人交流经验,一人说他用了半月时间终于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这一大块整理完毕了;后来得知另一人同样耗费了大量时间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这一专题。须知当时已是11月份,考研已入冲刺阶段,时间极为宝贵,而他们竟然都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大费周章,不禁为之叹息,故将自己在深入分析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总结的一些经验与之分享,以彰明专业课之重点。
有学者曾表示,通过统考选拔出的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很难保证其学术水平,因此不再准备带硕士生。不得不说,这种看法非常敏锐。很多学术水平过人的考生未必能在统考中获得很高的专业课成绩,而实力一般的考生,通过针对性的复习,也完全可以获致高分。因为既然是统考,就必然具有一定的出题原则及出题模式,好好研究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我们的应试势必有极大的帮助。
不像很多人那样平时在期末考试前两三天冲刺一下就能考取高分,我个人记忆能力颇差。同时,我是跨考生,虽然一直喜欢人文社会学术,但系统的历史学专业知识是严重欠缺的。也就是说,我的先天、后天条件都是不足的。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复习得卓有成效,预测到了两道真题,并且专业课考了270分,因此愿意献出自己的经验回馈大家。如能对后来者有所助益,是吾愿尔。
二、论述题:重要性不容小觑
名词解释与论述题,一个属微观层面,一个属宏观层面。前者需要细致背诵,后者需要整体把握。如果从微观层面上看,名词解释是考研历史的核心题型的话,那么,从宏观层面上看,论述题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
(一)论述题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所占分值上。
1、历史学专业课满分300分,而三道论述题便占了120分,足足有40%,是所占分值最高的题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材料分析可看作是简化版的论述题。如07年29题(2)(3)小题分别考察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清ZF变革科举的措施,考察的完全是科举制度之演变,假如以论述题的标准复习,总结一下科举制完整的演变轨迹,宽备窄用,作答时自会顺风顺水,既能保证正确率又能为其它题目节约出时间,一举多得。
3、很多名词解释是论述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如07年推恩令、09年告缗,都是“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一题目下的具体措施。一道论述题往往可以统摄若干名词解释,即便在考场上一时对“推恩令”“告缗”茫无头绪 ,仍然可以根据对论述题的宏观把握而将之定位在汉武帝施政措施下。
4、论述题是最容易大幅度提分的题型。考研科目中英语和政治提分极为不易,在总体实力已定的情况下,无论哪一门想提高10分都是难上加难的事。专业课则不然,其提分空间是极其巨大的,而主要体现在论述题上。试想,广义上的论述题共占180分,两个材料分析各占30分,三个论述大题各占40分,无论哪一个题目因为没有复习到而导致几乎不得分,那都将是极为严重的损失,小者无缘名校,大者达到国家线或许都会成为问题。通过厘清重点、捕捉考点,我们完全可以大幅度提升分数,甚至很容易地获得高分。论述题高分攻略后文将会详细论述。
根据以上分析,广义上的论述题还应包含材料分析题和部分名词解释,所占分值保守来说也是180分,足足占了总分的60%,真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二)论述题是最能考察考生综合能力的题目。考生的史学素养之高低往往可以通过对论述题的作答显露无遗。
1、考生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对专业基础有了相当程度的把握才能达到论述题的答题要求。如07年32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就需要考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答题。考生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一战与中国的相关联系才能入手,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梁启超、张东荪等人于一战后游历欧洲,反思西方文化,提出科学破产论,这需要具备课本之外的知识才能作答全面。07年34题“1901-1939年间美国历届ZF在国内经济活动中职能作用的演变”更有难度,教材上对历届美国ZF是分开论述的,答题时则需要将近40年的纵向内容综合起来分析、对比;而且,ZF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干预等,考生平时会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也很难说。
2、组织论述的能力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怎么将初步思考之后在头脑中形成的答案轮廓形之书面文字,怎么安排答案构架,怎么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是需要加强训练的,后文也会讲述相关技巧。而且,自从11年试卷第四部分由以前的四个“简答题”改为三个“论述题”,答题要求中又加上一条“主体内容占30分,论述组织占10分”, 组织论述的能力更加重要了:“论述题”这一称谓显然更加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相应地“论述组织”也直接占据了10分,论述题的得分已经不完全是要点得分了。
综上所述,论述题所占分值比例至少为60%,旨在考察考生的专业综合素养,无疑是考研历史中最为重要的题型。也就是说,论述题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专业课的成败;而专业课分数在考研总分中占到了60%,专业课的成败又会直接决定考研的成败。所以,论述题的重要性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文将在深入分析六年真题的基础上总结相应的高分技巧。
三、真题分析之一:命题原则
深入分析历年真题,会发现其背后自有一系列明显的命题原则。可以说,一切真题都是命题人命题思想的具体体现。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1、非意识形态化
与高考历史完全不一样,意识形态色彩在考研历史中已经十分淡薄。这一点在中国近代史领域里尤为突出。下面以中国***为例具体分析。
首先,直接涉及到中国***的考题非常稀少,每年顶多只有一个选择和一个名词解释,而且六年真题总共出现了三个相关名词解释:民国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陕甘宁边区和《五一六通知》。这与高考历史极力强调中国***在近代历史上的突出作用的旨趣是大不相同的。
其次,涉及中共的考题,所考察的无一例外都是客观史实,而非主观性描述。如新四军一词,大纲解析给出的官方参考答案是:“中国***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将南方数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番号被***ZF取消。随后,由中共中央重建。”可见,参考答案仅仅是在描述新四军的发展历史,所处的立场是客观中立的,并没有说明其番号是“被反动的***ZF取消”,也没有 “新四军英勇抗战,给日寇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是抗日战争中的核心力量”之类的言辞。
再次,中国近代史部分的论述题中有间接涉及中共的考点,一个是10年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主要从学术的角度考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次思想论争;一个是11年的“分析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虽然必定会涉及到中共的崛起,但答案仍然是从史实的角度来论述。
其实考研真题中国近现代史领域里的非意识形态化远不止此。以历年真题作为参照系,能够合格的恐怕多是学术著作,很多近现代史课本的描述都稍嫌落伍。以“官督商办”为例,官方参考答案是:“洋务运动时期清ZF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ZF委任官员督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参考答案里完全没有“半封建性”这样的论调,而无论哪一种课本都少不了谈论官督商办中 “封建性”的残留。同样,课本上非常流行的关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说法及中国古代“封建论”等观点在真题中也没有出现过。这正是命题人的命题原则的体现,说明命题人系统的命题思想中已经大大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
还有很多地方也明显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如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中的阶级矛盾,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革问题,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工人运动以及有关苏联的内容,这些也都不是重点,一般不需要重点复习,最多以名词解释来对待就可以。
明了了这一原则,首先,我们可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复习劳动。如意识形态过浓的“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述中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等问题就没必要下大力气准备了。这样一来,所减轻的压力不是一点半点。以通常所说的“11本”教材为例,在考研历史非意识形态化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史》下册(1949年10月至今,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全部与《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主要是二战后的世界历史)的大部都没必要重点准备了。这样,“11本”就简化为“9本”了,可以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获得高分。实际上在考研冲刺阶段,时间很紧,压力也很大,复习是否有效率、是否有针对性,这至关重要。这个时候就没必要为非重点内容而分神了,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就可以了。
2、学术化
考研历史为什么会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呢?可以说,追求客观公正的历史是历史学的学科特点使然。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便要开始具体专业的学术训练了,不妨说考研是学术生涯的第一步。考研选拔的目标群体是具有学术潜力的人才,考研试卷自然也就更加注重学术化、客观化,相应地也就会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意识形态比较侧重于主观情绪,与学术研究的标准很不一致。
举个例子,如前文所述,用“封建社会”一词来概括自秦至清的社会形态并不确切,因为在中文中“封建”一词的意思是“封邦建国”,表述的是周朝诸侯国并立而天下共主的情形;而自秦至清天下一统,皇权集中,中央与地方俨然已不是松散的结合了。实际上以“封建”概括自秦至清的社会形态,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马克思对欧洲中世纪的概括生搬硬套过来的。西欧中世纪贵族相对独立,身份世袭,所以有人类比中国周代的情形翻译为“封建社会”;马克思主义者沿袭这一称谓,硬是返回来以这个词形容中国自秦至清的社会形态,说二者实行的都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欧洲中世纪是封建社会了,那么自秦至清也相应的是“封建社会”了(当然,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哪到哪,也有多种说法)。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教材上一般还都是沿袭“封建”一说,但是学术界已经在反思这种观点了;姑不论此,对考生至关重要的是,考研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中从未出现过这种说法,类似的意识形态过浓的概念、观点也几乎没有提到。可见,考研历史更加注重学术化。
上文我们从学术化的视角解释了为什么考研历史会有非意识形态化的趋势。接下来继续阐述学术化的问题。
高考历史往往单纯通过背诵就能获得高分,但是考研历史则不然,它更加注重学术化。试以2010年真题为例分析,第32题为: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这场论战由中国***内部扩展到各种派别,牵扯出很多论题,对于以后的思想界影响巨大,但是这一问题并不见于通行的教材,涉及于此的除专题论文外鲜有通史性质的教材。因此,想要在这个题目上获取高分,就需要教材之外的知识储备了。假如在平时的积累中看过相关内容,那么可能作答完美;假如对此一无所知,那么30分的分值可能只会得到一点。再以第33题为例: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这个题目在吴齐版六卷本《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上有详细论述,但是考生平时是否会注意到相关内容,注意到之后会不会引起重视,这都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其实,只要了解雅思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的观点,这一论述题就迎刃而解了。他的看法是,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精神突破,如中国、希腊、印度、以色列等,这种突破对后世的各种文明形态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如此一来,就找到答题入口了。如果对课本相关内容掌握纯熟,自然可以轻松应答;如果不甚了解,那么通过这种方法也完全可以获得高分。另外,关于三大文明的思想特征也是不容易作答的。如果平时多有关注相关著作,那么势必会让答案增色不少。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目的是想说明考研历史非常注重学术化的趋向,当然,这需要考生平日的学术积累,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在考场上挥洒自如的。不妨在平时多多阅读,增加知识面,这样既有助于将来的学术研究(如果想走学术之路的话),也会在考研战场上比别人更有胜算。
3、综合化
考研历史的另一命题原则是综合化,考察的是对课本内容的综合理解与运用。这样,想得高分就绝不只是背背课本内容就可以的了,需要对相关内容综合分析。还是以2010年真题为例,第31题为: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这道题虽然不难,但是想拿高分也不容易,必须全面概括出西汉前中期百余年间中央ZF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纠葛关系。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像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酎金夺侯等,这些措施的施行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分裂割据的局面。再往前推,文景之时诸侯王已然坐大,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政权,贾谊《治安策》中“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不能不提,晁错《削藩策》中呼吁景帝下决心削藩的主张也不能不提,后来导致了“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平定叛乱。再往前推,西汉前期之所以会“郡国并行”,是因为高祖大封刘氏子弟为王,并“刑白马而誓”。之前也分封过异性王侯,后来大都翦灭。这道题我们从后往前推,从诸侯王国问题的最终解决上溯到产生原因,差不多就解决完毕了。但是,参考答案中还列举了一条重要的时代背景:“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背景因素,秦朝立国之初就有过行分封还是行郡县的大规模讨论,楚汉战争中也有人极力主张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六国之后为诸侯王,后来刘邦分封将领、倚为臂膀,统一天下之后又翦除其势力,同时认为秦朝短命很大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于是陆续分了九个刘氏子弟为王,这些都显示了分封制的强烈影响,这一点也要作答上。可见,一道论述题想得高分,需要从头至尾综合分析,考虑到前前后后各种情况,全面完整地作答。
四、真题分析之二:命题规律与真题三变
作为统考科目,考研历史自然会有极强的规律性。真题的命制其实有一个模版,第几题会命制哪一部分的内容一般都是很明晰的,纵观以往六年的真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分析近三年的三次变动。
不妨分别以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和板块四分别指代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考研历史中的分值比例,板块一和板块四各占30%,板块二和板块三各占20%。而真题中,选择有20个、名词解释有8个、问答题有4个(2010年之后4道问答题变为3道论述题,关于这一点下文将有所分析),这样每个板块都能平均分配题目,剩下的两个材料分析题分别分给板块一和板块四,恰好可以平衡好分值比例。
其中,论述题的命制是最有规律的,这也是考前能够准确命中的关节所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份试卷的命制,必须首先确定论述题,然后才能命制材料分析,接下来依次是名词解释、选择题。论述题的命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而其他题目的命制则相对灵活,先定下论述题,其余的题目就好办了。以2010年真题中的中国古代史为例,论述题是“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这一论述题考的是西汉时期的相关内容,命制这道题首先要确保所考查的知识点不能落在隋朝、元朝和魏晋,因为前三年的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论述题分别考察的是这三个朝代(或时代),该年的论述题一般不可能重复之前的朝代;何况统考才三年,自然会先将重要朝代考察一遍再说,所以之前考过的朝代一般不会再命制论述题了。论述题确定下来要考西汉,且具体的知识点是诸侯王国问题之后,然后再确定材料分析,材料分析肯定不会考西汉了。然后是名词解释,两个名词解释自然也不会考西汉,同时也不会考清朝(之前的材料分析考的清朝的摊丁入亩)了。之所以同一张试卷上的不同题型不会考察同一个朝代,是因为整个中国古代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自然要考察尽可能多的朝代。试想,如果论述题考西汉,材料分析考西汉,名词解释也考西汉,是不是会给人考察范围过于狭窄的感觉?接下来就是5个选择题了,第一个考察先秦,剩下的四个就会尽量分配给尚未顾及到的朝代。这样一来,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就考察的比较全面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论述题的命制是最有规律的。单以中国古代史而论,相邻年份的论述题不会落在同一个朝代,也就是说去年考过的王朝今年就不会再考了,这样就缩小了考察范围;而且由于2007年才实行统考,这三五年内论述题所涉及的朝代差不多要过一遍之后才可能重复考察,这样一来重点准备还没考过的朝代就可以了,这就进一步缩小了考察范围。根据以上原则,2012年考研之前我预测到,中国古代史的论述题最有可能落在唐朝,因为重要朝代里只剩下唐朝没有考察过材料分析和论述了,其余的重要朝代如汉宋明清及魏晋,在材料分析和论述里都不止考了一遍了,所以2012年论述题要是不考察唐朝的话实在说不过去。唐朝的重要内容回顾一下,也不是太多,如开国之初的施政措施、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之治、安史之乱、后期政治局势、后期财政改革等。其中,我重点预测了一道“分析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因为两税法的施行是唐朝后期的重大财政改革措施,之前的租庸调制沿袭自北魏的税法,也是重点所在,二者的对比或将成为命题点。结果,2012考研历史真题的第一道论述题是“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其中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内容差不多可以占到一半,也就是说,经过有效的预测及准备,看到这道题目时,大脑可以迅速组织好一半以上内容的论述,剩下的费点时间也能差不多答好,这道论述题得个高分已经不成问题了。
中国近现代史方面,因为2011年的真题由以前最后的四道问答题改为了三道论述题,但是各板块的分值比例是一定的,这样一来题目设置上就有一些麻烦了,四个板块无论哪个板块被剔除在论述题之列都将导致各板块分值比例的混乱。因此,中国近现代史板块的论述题的命制极有可能与世界近现代史板块结合起来,这样在论述题里四个板块就都照顾到了,其余的分值比例不平衡的地方可以很容易通过材料分析和名词解释弥补。2011年的确是这么做的,“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总体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题目,但是也和世界近现代史联系密切,因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是二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二战对中国的影响。虽然二者都顾及到了,但是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分值是很低的,该年的真题为了平衡分值比例,在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硬生生设置了4个名词解释,便大体符合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各板块分别所占的分值比例。以此为依据,我预测到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也会命制与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结合的论述题,考前复习时将有关的知识点都仔细看过,如华盛顿会议与门户开放、基督教与反洋教斗争、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基督教在华的早期传播与西学东渐等,结果2012年第二道论述题考的是“论述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确实被我预测到了。该题看上去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但也从多方面考察了世界近现代史,因为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之一是天主教进行反宗教改革(措施之一是大力派出传教士传播天主教),“主要活动”之一是将中国的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翻译为西方文字,“影响”之一是对西方的启蒙运动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真题与我最初的预测有一定的偏差,因为真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史而非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的交叉点,不过还好预测到了原题,也算是赚大发了。该年的真题有一道半的论述题都是中国古代史方面的,中国近现代史只能放到材料分析里考察了。
世界上古中古史的论述题,一般来说只要将希腊与罗马的重要内容掌握好了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另外罗马与中世纪西欧能够联系起来的内容也要好好准备。这一板块的重点非常明晰,下点功夫拿下希腊罗马就可以了。不过,2012年是唯一没有大力考察希腊罗马的年份(只考了一道“后三头政治”的名词解释),当然这是因为整张试卷没怎么考察世界上古中古史,否则舍希腊罗马还会重点考查什么?
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各个重要大国的历史是论述题的重点考查内容。另外,综合性的题目也很容易命制论述题。2012年我个人感觉到会考察法国,重点关注了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内外政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自从2007年统考以来,在论述题与材料分析里面所有重要大国都单独涉及过了,唯独除了法国。近代以来的法国历史可谓跌宕起伏,自大革命以至二战,总共轮换了3个共和国和5个帝国,而且法国对于世界进程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统考进行了5年都没有单独考察过有关法国的论述题或材料分析,这和中国古代史从来没有重点考察过唐朝一样同样说不过去,因此,我预测到2012年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极有可能考察法国近代史。最终证明,我的看法是对的,真题的确考察了法国;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真题所考察的是“论述拿破仑三世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与我所预测的重点不符,不过既然预测到了可能会考察法国,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的相关内容也关注了不止一遍,答题时自然非常顺手。
上文提到2012年的论述题的预测,这只是为了说明真题分析的重要性,本文绝不鼓励考前押题之类的行为。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必须要建立在全面而又有重点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题的质量;而且,越是深入地复习,越能对重点有清晰的体会。指望押题以获取高分,这既反映了一种投机心理,也是风险极大的举措,很不可取。
真题的规律性是极强的,既然是规律,就不怎么变动;但是,纵观六年以来的真题,也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接下来将说说我眼中的“真题三变”。
第一变是2010年真题的难度明显加大。首先是名词解释中有两个考察书籍、著作的名词:《筹办夷务始末》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两本著作都不见于教材的正文中,如果没有课外的积累恐怕会一头雾水。以前的名词解释无论多么难、多么偏,但终归是教材上的内容,只要将“11本”或其他版本的教材认真复习多遍,多少都会有印象的,而2010年的这两个名解却逸出了教材,对很多只关注教材的考生来说难度不小。该年的变化最大的还在于论述题,其难度要远远高于前几年的统考真题。首先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32题,有关这个知识点的论述也不见于通行的教材,并且这个知识点本身也难度不小,所以,一定会有相当多的考生见到这道题后满脸茫然,不知如何作答。以前的论述题,只要认真复习过,即便没有把握也完全能够答上一些相关的内容从而得上若干分数,而这道题的出现,将这种局面完全打破了,不了解的话完全无法作答,积淀不深的话也很难答好。接下来的“三大古典文明中心”这道题不像以前统考中关于世界上古中古史的内容仅仅考察希腊罗马一样了,而是将古希腊与其它古典文明联系起来考察,这是一大突破。并且这道题难度也不小,可能大多数考生都会有一定的头绪,但是可以料想的到,想得高分是极不容易的。最后一题是论述近代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这道题也有些偏。横向上说,同一时期的欧美国家的代议制比日本的重要得多;纵向上说,整个日本近现代史中更为重要的内容也多的是,可真题偏偏考了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地掌握好相关知识。无论如何,这三道论述题横空出世以后,以前很多人都行之有效的仅靠熟背一本“山东大本”就能获取高分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想要获取高分,首先要吃透教材,然后还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
第二变是2011年的真题布局变化。这一年最显著的变化是以前真题最后的四个“问答题”变成了三个“论述题”,分值也由以前的每题30分变为每题40分。其中,每题的40分的分值,有30分是主体内容的要点得分,有10分是组织论述的得分。也就是说,每道论述题的得分要点仍然不变,变了的只是多了一个10分的“组织论述”。这对我们的要求是,作答时更应逻辑顺畅、条理清晰,如果字迹优雅、文采璀璨的话那就更好了。实际上只要主体内容的要点能答个差不多,组织论述的分数也不会低了;相反,要点严重不全,组织论述的分数还会高了吗?题目数量变化还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前的题目数量极有利于分值的分配(一般来说是选择和名解由四个板块平分,两道材料分析分别由板块一和板块四平分,四道问答题由四个板块平分),而变化之后问题就有些麻烦了,论述题中无论缺少哪个板块,都将导致整份试卷的分值比例失衡。如上文所言,解决之道是,部分论述题必然会考察两个板块的结合点,然后再通过材料分析和名词解释来调整考察范围,如此一来分值比例就可以保持基本平衡了。也即,2011年的变化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是,以后的复习要尤其注意不同板块之间的结合点,尤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的交叉点,这些地方都能成为命题点。
最后是2012年的变化。2012年真题不同于以往年份的真题的最大地方是,其所体现出来的反命题思想太明显了。也就是说,命题人在有意突破之前的出题规律,反其道而行之,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先看看名词解释。首先,“《五一六通知》”是文革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想到今年会考文革的相关内容,因为文革并不好考;而且以往的真题,49年后的中国史都是仅仅只考了一道选择题,所占分值极低,这次考察文革的内容,确实有些突兀。其次,“拉美西斯二世”也是如此,之前真题的世界上古中古史部分的名词解释从未考过上古西亚北非,这部分所考查的一直都是选择题,而今年也考了名词解释。再次,“《沙恭达罗》.”是什么东西,恐怕100个考生里有99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以上三个名词解释的出现极为反常,可能是命题人有意为之,故意命制几道出乎大家意料或者难度极大的题目。防备之道是,先秦、49年之后的历史、上古西亚北非等以前只考选择题的部分以后都要按名词解释的考察方式来复习,这样才会尽可能做到完备。然后是整张试卷的考察范围与分值比例,该年的真题竟然没有考察希腊或者罗马的内容,除了仅有的一道名词解释,这是六年统考以来这一部分内容的首次被忽略。而且,世界上古中古史的分值按规定占总分的20%,也就是说一份试卷中,这一板块应该考察60分的内容,而这次只考了40分(10分的选择加30分的名词解释),有意不按规则出牌,也可以说是反命题的表现。有的板块分值少,其他板块自然会分值多,这次少了的20分就转嫁到世界近现代史板块了;中国古代史方面也是命制了两道论述,可见,无论如何变化,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永远是重点所在,分值最高,考察的最为全面,也都需要重点复习。
然后说说名词解释的命题规律。经典的命题方式是,8个名词解释分别分配给4个板块,每板块两个(但也有例外,尤其是2011年之后,每板块2个的传统或许将成为历史)。下面重点谈谈板块三。在世界上古中古史中,假如材料分析或者论述不考察希腊或罗马的内容,那么该板块名词解释中必定会考察希腊或罗马的内容;假如材料分析或论述考察了希腊或罗马的内容,那么该板块的两个名词解释将落在上古西亚北非、中世纪西欧、中古东欧、中古阿拉伯世界、中古日本、中古印度等国家或地区。还是那句话,希腊和罗马是重点,如果这个板块考察材料分析或论述的话,那么一般就考希腊或罗马,而上述列举的几个国家或地区以名词解释来对待就可以了。
五、真题分析之三:重点与非重点
通过分析真题,我们可以细致区分各版块的重点与非重点。这里必须说明的是,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是针对论述题来说的,也即非重点里一般不会出论述题,而重点内容里则会处处设置论述题。下面分述各版块重点非重点。
1、中国史中,先秦和49年以后是非重点。纵观六年真题,先秦与49年以后都是各占一个选择题,也就是说,它们各仅占2分(特殊情况除外,如2010年考察了先秦的思想特征,但那是在世界史之下考察的;2012年考察了名词解释“五一六通知”,但这个处于现代史中的名词在试卷上却怪异地插在古代的“三朝北盟汇编”与近代的“蒲安臣使团”之间,让人怀疑是不是由于特定原因而临时替换的)。整整六年的真题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命题的,绝不是一种偶然。正如长孙博兄所指,考研历史考察的主要是史实,而远古迄秦的历史,远的茫昧难考,近的所能考察的有限;49年以后的历史,表现在教材上更多的是具有宣传意味的中共党史,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上的历史,所以,这两部分自然就不在重点之列。不在重点之列,是说它们不是论述题的考察范围,并不是说它们不重要。在一开始的复习中,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全面系统,压边压角,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相反,在进入了冲刺阶段后,则应全面专心于重点内容的复习,而不必纠缠于已没有多大提分空间的非重点。
板块一中,自秦至清之间的不重要的朝代也是非重点。所谓不重要,一是历时时间短,二是影响于后世微小。比如说更迭频繁的五代就不怎么重要,而其前后的唐朝和宋朝则是重中之重。明了了这一点,冲刺阶段复习起来就有针对性了。还须一说的是,两个特殊的朝代,隋朝和元朝,历时短但都比较重要,都已经考察过论述题了,分别是“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和“简述元代的行政制度及其意义”。统考的一大特点在于考过的题目近几年内是不会重复考察的,而上述两个朝代所能考察的论述题的内容又着实有限,所以目前来说二者也是非重点了。
板块一的重点是从汉朝到清朝的重要朝代的历史。其中政制沿革史尤为重中之重,而这又与历朝开国之初的施政措施缠绕在一起,需要引起绝对重视。2007年隋初的施政措施、2008年元代的行省制度、2010年西汉的诸侯王国问题都属于这方面的内容。政制沿革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以此为主线将这段历史串联起来,注意其间的因袭、变革,整个中国古代史就很清晰、简明了。再辅以财政赋役史、思想文化史等,整个中国古代史就可以尽收眼底。当然,仅仅有了线索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下大工夫不断记忆。这就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完成的了,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不断强化。
如此一来,随便考研怎么出论述题,就都不怕了。核心内容都掌握好了,以无招胜有招,无论碰到什么题目,都可以迅速从脑海中提取出相关知识,再略加整合,便可形之以文字了。
2、板块二中,意识形态色彩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弥漫到改革开放至今,尤以49年之后为浓厚。前面已经说过,意识形态过浓的内容属于非重点,49年之后的历史就不必以论述题来准备了。
其余的内容,我们不妨以五四运动为界,按通行的标准分之为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两个部分,二者区别对待复习。可以大致说,前者侧重考察的是政治,而后者侧重的是文化。
中国近代史的一大特征就是纷繁杂乱,从鸦片战争到民初政局,这段历史简直眼花缭乱。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历次运动、施政措施、思想变迁等。
2008年论述题“略论晚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属于施政措施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在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代史中都非常重要,必须全力掌握。
2012年材料分析题考察了近代思想家的思想变动,属于思想变迁方面的内容。教案问题、改良与革命等内容也都值得注意。
另,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间的历次运动,也必须掌握彻底。说实话,这一部分不好出题,因为教科书上的观点一般都较陈旧,而学界对于很多内容都观点各异,莫衷一是。如果出题的话,可能会出一些客观性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如2008年“略论晚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涉及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考察的都是客观的史实,并且是综合起来考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历次运动的基础知识牢牢掌握。
然后我们再说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现代史。这部分内容将意识形态浓厚的部分划入非重点之后,能考察论述题的大多都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了。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思想界可谓跌宕起伏、异常活跃,各类流派、各种观点激荡翻滚,能考察论述题的自然也非常之多。2010年考察的是“中国社会性质论战”问题,类似影响重大的思想交锋事件还有中西文化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科玄论战等。一般来说,这些内容在课本上并未得到充分的论述,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加强课外的学术积累,以应对考场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关于板块二,另外需要一说的是,这部分应该与板块四的内容结合起来复习。以后的命题有一大趋势,就是考察不同板块的结合点,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所能联系起来的内容,因此二者的结合点也将会是命题的重心所在。如一战与中国,二战与中国(上述两者在2007、2011年已分别考察过),华盛顿会议与门户开放,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的教案问题等。
3、板块三中,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内容是重中之重,历年真题凡是涉及世界上古中古史方面的论述题都是考察的二者之一。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现在西方文化中处处都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子;罗马承袭了其部分文明,并且影响于后世欧洲极为深远,现在的美国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新时代的罗马帝国。教材上有关二者的内容全都掌握精熟,世界上古中古史也就没有多少可担心的了。
另外,与希腊、罗马相联系的内容也绝对不容忽视。比如希波战争,这场奠定了东西方文明最初的分界线的战争自然也要掌握好;比如基督教的发展历史,从罗马时代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基督教的东西分裂,其间的内容完全可以联系起来考察。
板块三中,除以上涉及的以外,上古西亚北非、中世纪的西欧、东欧、伊斯兰文明、印度、日本等内容,不在重点之列,一般来说以名词解释对待即可。
可以说,板块三的重点是最明晰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复习以确保这个板块尽量少失分,因为大家对世界史普遍都不精通,所以考试题目一般不会超出教材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容易。
4、板块四的分值与板块一相同,各占总分的30%,也是考试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这一部分内容庞杂、头绪繁多,不像中国古代史那样可以以一条纵向的线索贯穿起来,也不像世界上古中古史那样重点内容既明晰也有限,这一部分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顾到。2010年论述题考了一道“论述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窃以为这个点就考察得过细,因为近代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在教材上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散”下的一个内容,既然是“扩散”,那么这应该还不算最重要的内容——像英国的议会制度与两党制的形成等似乎更为重要。而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发展有很明显的新趋向,也是值得重视的内容。再如2012年的“论述拿破仑三世与法兰西第二帝国”,其实有关法国的考点是非常之多的,像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就比法兰西第二帝国重要得多,但是该年的论述题偏偏考了第二帝国。可见在世界近现代史这一板块,连相对而言不是非常重要的都会考察论述题,因此这部分内容需要细致而全面的复习。
大体而言,板块四中重要的国家是重点所在。何谓“重要的国家”呢?那就是曾经或现在非常辉煌、对世界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国家,如英、法、德、美、日、俄等国。这些国家的历史是论述题的命题重点所在,其纵向发展都需要细细梳理。从新航路开辟到二战,一般而言这段历史命制论述题的可能性更大;二战之后的历史更有可能与之前的联系起来考察。另外,该板块很多内容是无法具体到某一国家的,需要以大的视角来看待。如,“论述近代西欧海上霸权的更迭”这道题就不仅需要纵向的视角,还需要横向的对比。
该板块中,像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之类的虽非一流但也颇影响于世界历史的国家也应值得注意。除此之外的国家就不必以论述题来准备了。
六、高分攻略之一:各板块提玄钩要
所谓的“高分攻略”是建立在深入分析历年真题基础上的。上一节已经分析了各板块的重点与非重点,那么本节各板块的提玄钩要就容易论述了。下文将简要论述我个人在2012年考研备考中针对每个板块所进行的提玄钩要。
1、针对板块一,不妨总结这么几条线索:政制沿革史、改革变法史、财政赋役史、思想文化史和民族关系史。窃以为只要这些线索梳理好了,宏观的中国古代史就能很好的把握了。其中,政制沿革史是历代政治制度发展变迁的历史,这与历代开国之初的施政措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每一朝代的政治制度一般都是开国之初设立的,也算是施政措施的一个方面——其他的方面还有经济、军事、法律等。政制沿革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框架,也是论述题的命题重点所在,六年的真题有三年考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分别考的是隋初巩固统一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007年)、元代的行省制度(2008年)和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010年)。
改革变法史是中国历史上重要变法的综合整理。前后有变的地方非常容易命题,所以这部分内容也应该特别对待。财政赋役史是历代财政政策的综合整理,包括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等,也包括历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总之,这一专题是通过经济的视角来观照中国古代史。思想文化史是中国古代史中重要思想文化内容的集合。在中国古代史中,实际上是政治、经济、文化三足鼎立,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是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2009年论述题便考了魏晋玄学的相关知识。民族关系史是指大一统时期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或分裂时期不同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的历史。这个专题的设立,可以弥补以上四者的漏洞,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史的总结更为全面。
2、针对板块二,我们可以像上文所说的那样,将重点内容按历次运动、施政措施、思想变迁等几个专题来总结,客观地展现近代史的全貌,同时注重学术色彩。
3、针对板块三,可以分别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点内容整合一下。这一部分把握好了,整个世界上古中古史就没有大碍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能与古希腊、古罗马联系起来考察的内容也应多加关注。
4、针对板块四,我们可以以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式整理相关专题。纵向是指某一国家在近代的纵向发展历史。这和中国古代史整理相关专题的发展史的旨趣是相同的,都意在使得历史线索更为明晰、复习工作更有效率。横向是指综合性的、无法单独标出为某一国家的部分历史。比如“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论述一战对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等题目,就不能划归到某一国家之下了。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整合,世界近现代史的要点也可以尽收眼底。
那么,为什么要以专题的形式来复习呢?以专题形式来复习,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清楚某些内容的发展沿革,这比将很多内容混杂在一起的复习更有效果。当然,这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只有前期的复习非常扎实、非常牢固了,专题复习才能很好地奏效。
七、高分攻略之二:备战技巧
如果说上一节所述有点玄虚的话,那么这一节我们说点实际的复习技巧。
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要想考取高分,必须全面与重点结合复习。总的来说,考研历史所考查的内容是很全面的,任何一个地方没有复习到都有可能导致失分。即便是重点内容的考察,也是很全面的,比如真题完全不会因为法国大革命比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内容更为重要而忽略后者。
专业课的复习,不妨分为基础、巩固与冲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都应全面复习。
基础阶段是指刚入手时的复习,大约应该是前三遍的教材复习,这是历时最长也是最为艰苦的复习阶段,每一遍的复习大约在两个月左右。这一阶段的复习以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贯通基本的历史发展线索为主,需要将教材仔细认真地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在基础阶段,先秦与49年之后的中国史等内容可以只细看一遍,巩固阶段再以名词解释来对待)。有些内容的确是很令人头疼的,如世界上古史中的埃及史,各种王朝、各种名字让人非常纠结。不经历这个阶段恐怕是体会不到专业课复习之艰辛的,当时我经常纠结的一些问题是,整个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内容如此庞杂,究竟要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复习?万一到考场上忽然冒出一个闻所未闻的论述题,那该怎么办?这厚厚的一摞教材要研读多少遍才能掌握扎实?会不会等到考研临近了还复习不过来?当我一遍又一遍地看历年真题的时候甚至有些崩溃,感觉考得非常变态,如果立马上考场的话,像我这样的跨考生肯定对大多数题目都不知如何作答。但是慢慢的有了信心,因为认真复习几遍过后,发现不经意间自己已经打通了考研历史的任督二脉,基本的知识、基本的线索在头脑中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只要进一步加强复习,那么掌握好重点内容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每当复习不下去,我便拿出历年真题细细研究,总结规律,每每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感觉考研历史的规律性非常明显,能让自己的复习省不少事,于是更有信心了。这一阶段,建议将教材与仝晰纲的“山东大本”结合复习,山东大本的优点是内容简洁、要点明晰,可以在每个板块的教材看完之后,再通过山东大本来强化记忆,这样会很有效果的。在经历了漫长的基础阶段的复习之后,我感觉专业课考个高分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巩固阶段,仍然要以教材为主,但是这个时候就应该注意把握知识要点了。这一阶段教材仍然要看两遍以上,主要是巩固基础阶段的复习成果并复习要点知识,因为已有一定基础,故复习进度会比第一阶段明显加快。建议以教材与长孙博的《名词解释》相结合的方式来复习,长孙的名词解释非常精辟,是考研历史不可或缺的一本教辅书。如长孙兄所言,名词解释是考研历史的核心题型,也可以这么说,将该书所列举的上千个名词解释掌握彻底,那么考研历史的核心内容也就掌握透彻了。从该书所列举的名词解释的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复习的重点所在。一边细看教材一边背诵名解,足以把重点内容分辨清楚,若功夫下得足完全可以掌握得很扎实。
最后两个月的冲刺阶段,注意力则应转向论述题。这一阶段教材仍然不能放手,但此时需要做的是“厚书看薄”,即只需复习每本教材所能考察论述题的内容就可以了。如果前期的复习已经非常牢固的话,那么这时每个板块差不多三四天就能将重点内容复习一遍。与之配套的资料,我的推荐是,一是仝晰纲的《历年真题解析》,二是统考前各名校的论述题。除六年统考真题需要潜心研究外,统考之前的名校真题也需要多多研究。真题上的论述题的分布与考察频率都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所在。以上两种资料可以为我们的复习提供这种方便,前者还能提供一些年份的论述题的参考答案。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一阶段也不能放下名词解释的强化复习;考前最后半个月,也不妨查缺补漏,看看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牢固,进一步强化一下。如果专业课的复习确实能做到如上文所述的话,既刻苦勤奋而又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既以教材为本而又吸收有益的教辅书籍的成果,既注重阶段性而每一阶段的侧重点又有区别,既复习得扎实而又讲究一定的技巧,那么专业课是绝不可能考不好的。
以上关于复习阶段、方法等的论述,多半是参照我自己的经验而言的,不同的考生自然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
2、基础与综合兼顾
接下来说说上文未能论述透彻的地方。上文说道,在复习的基础阶段应重点复习教材,巩固阶段应重点注意名词解释,冲刺阶段则应重点关注论述题。其实这正是基础与综合兼顾的复习方法。
基础阶段至少三遍的教材研读,目的是进行全面的复习,贯通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初步的基础准备工作。
巩固阶段我的复习方法是以教材与长孙博《名词解释》相结合,一点一点向前推进,有时也自己亲自总结部分名词解释的答案。冲刺阶段更是分板块总结了很多专题,将很多知识串联起来综合分析,这样的复习就能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了。
名词解释是考研历史的核心题型,每一个名词都是对某一历史内容的简练概括,假如长孙博版的《名词解释》能够掌握扎实的话,那么考研历史的基础算是打牢了。论述题是考研历史中分值最高、综合性最强的题目,其完美作答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以宏观的视角高屋建瓴地将基础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教材的内容庞杂多端,我们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背下来,而以名词解释与论述题相结合强化背诵的方式极具针对性,既能让我们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综合把握考研历史的重点。
3、教材与学术著作并重
专业课的复习,当然要以通行的教材为主,毕竟真题中的题目大都出现于教材中。虽然大纲并未指定某一套特定的教材,但是各种教材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选取一套口碑不错的就可以。
窃以为,仅仅复习教材是不够尽善的。首先,真题所考察的内容,并非百分之百都会出现在教材上,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外有一定学术积累的考生就会优势凸显。还是以2010年“中国社会性质论战”那道题为例,相关的知识并不见于通行的教材,如果仅仅依据“11本”来复习而没有课外的见闻,那么该题的得分之低是可以想见的。抽出一定时间多读读学术著作或论文是有很大好处的,尤其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关论文集,更值得重视。复习劳累之后,拿出一本著作品读一番,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其次,历史学的考研复试最所注重的是学术功底,这就需要平时不断的学术积累了。根据以往经验,考研初试过后大多数人是无法安心准备复试的,过年要玩,开学之后准备论文,复试前夕用心最多的是教材知识,至于学术方面的著作此时已是无心看得下去。所以,考研复试的学术准备不妨放在平时,通过自己所选方向的相关著作的充足阅读,奠定牢固的基础,复试就没有大碍了。如果复试考场上相关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不知道,权威的学者没听说过,甚至自己所要选取的导师的著作都没读过,也没有自己的学术见解,那么你说谁还会认为你值得培养呢?
4、专业课与公共课平衡
历史学的考研一共考三门:专业课、外语及政治。其中,专业课满分为300分,后两门公共课每门100分,二者的分值比例是极为悬殊的,专业课分数占到总分值的60%,所以说,专业课的成败直接决定考研的成败。当然,公共课的成绩也是多多益善,但问题是,公共课在复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想提分是难上加难的事,绝不像专业课一样随时都有提分的空间。
建议这样安排:将专业课的复习视作重中之重。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与外语的复习相始终,二者的时间分配比例以二比一为宜。等到八九月份开始政治的复习之后,三者就应齐头并进了,但专业课仍然要占据一半甚至以上的时间比例。最后的一个月,英语就不必投入大量时间了,只要保持每天读读背背,水平不至于下滑就可以了;而专业课则应继续冲刺,政治也应紧锣密鼓地复习重点:最后这一段时间,是政治复习的黄金时期,在考场上能否将材料题作答顺手,完全看这一阵子的复习效果。
以上几个部分所言,只是基于作者复习经验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人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至于每个人的具体安排,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把握。
5、交流探讨
平时的交流探讨也是复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岂不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乎?寻找一两个同专业的研友,不定期交流复习心得,探讨经验,相互查缺补漏,是大有益于考研复习的。与其苦行僧似的埋头苦干,倒不如与研友一起奋战,这样不仅有效果,整个备战的过程也是乐趣横生的。
交流探讨的另一大好处是能够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放松。假如得知别人已经复习完一遍了而自己一遍还没复习一半,或者别人起步晚但复习进度已快赶上自己,自然会有种紧迫感,也会督促自己加紧复习。
交流探讨也不仅仅限于与现实中的研友之间。相关论坛、QQ群,或者其他合适的平台都可以成为我们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在历史学等人文社科类的研究并不被很多人理解的今天,同是一大帮有着相同背景与理想的人聚在一起,交流起来会感到特别温馨。
八、高分攻略之三:答题技巧
本节将谈谈具体答题时的相关技巧。虽然答题是在考场上进行的,但是相关的技巧却是在平时的复习中不断训练出来的。
1、要点全面
考研历史论述题的得分原则是按点得分,要点越全得分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将要点罗列全面。参考答案中的要点是一定的,我们所要做的便是仔细考虑一下与题目相关的要点到底有多少,然后尽可能多的作答。要点的回答宁多勿少,与题目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但是确实有些相关的内容如卷面允许也要答上,多了又不会扣分,但是少了却会失分。
论述题答题要点尽可能的全面作答对于考生来说应是考场上最最重要的追求,这反映了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直接决定了论述题得分的高低。
2、条理清晰
论述题的作答必须逻辑明显、条理清晰。只有条理清晰的论述才可能让阅卷人看得舒心,相反,答题卷面一团糟,阅卷人很可能因时间紧迫等原因没耐心去细看答题要点,如此一来的话得分就悲剧了。特别是2011年论述题的要求多了一点“主体内容占30分,组织论述占10分”之后,组织论述直接占据10分之多了,这更应引起极大重视。
具体的做法是:(1)论述开头要有引语。这是任何论述题都必须注意的一点,有了开头的引语会显得论述有致,逻辑性强。如200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这道论述题,开头可以说上一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当然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哪怕是仅仅一句介绍性质的话,有与没有也是存在重大区别的。(2)中间力求丰富。题目要求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论述,答题时就必须分几个部分来作答。每一部分的作答也都要层次分明,每一小点前面都要以1、2、3……之类的数字标注,以彰显每一要点。还是以上述题目为例,作答时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别入手,分别探讨一战对这些方面的影响,其中的每一小点也要在前面以数字标注清楚。另,不同的部分之间转折时,也应注意前后衔接问题。(3)如有必要,结尾要有结束语。很多题目要求论述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其中,“影响”这一块就算是结语了,不必另外总结;而很多题目则需要考生在论述作答的最后加上几句总结的话,如2008年的题目“略述晚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在结尾可以加上“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晚清政府实行了各种措施来发展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工商业的不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等话语,这样的话论述就更加完善了。
其实论述题的答题方式完全可以因人而异,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种形式,不同的形式都可能获得高分。上文所列举的只是一种适合应试的答题方式,考生可酌情参考。
3、 引述文献
在论述题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板块的论述题的作答中,引述文献不失为一种增彩的举措。在相关要点的回答上,引述一两条坚实的佐证文献,既可以让论据更为充实,又能让阅卷人眼前一亮。
那么在论述题中引述合适的文献,会不会有分数呢?我的看法是多少会酌情给分的。论述题的阅卷虽然有要点得分的限制,但总体来说是非常主观的,阅卷人可以处置的余地非常之大。以2010年“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为例,作答时如果能够写上贾谊《治安策》中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及晁错《削藩策》中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等语句,阅卷人自然会立马看出考生的文史素养,那么酌情给分并不是不可能的。
4、书写工整
卷面的整洁程度也是影响得分的一个因素。字迹漂亮、清晰的卷面都是阅卷人所愿意看到的,无形之中会增加印象分。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清新飘逸的书法,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写出工整的字迹。在紧张的阅卷工作期间,我们不能指望阅卷人有耐心琢磨我们那些具有印象派风格的文字到底写的是什么,而应展示给他们工工整整的字迹,既方便了他们的工作,也能提高我们的分数。字迹的工整与否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态度问题,那种张牙舞爪或者邋里邋遢的文字所折射出来的心态似乎不是一个适合搞研究的人所应有的,阅卷人也不可能对类似的文字产生好感。而工工整整书写出来的字迹则会让阅卷人看到考生态度的认真与端正,自然会有好感。
字迹的公正与否,恐怕也与答卷的紧迫程度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各种题目的作答时间,以便最后的论述题也有充足的时间从容不迫地答题。
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当然不止上述这些,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加总结了。
九、结语
本文对六年统考真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论述题的一些高分攻略,可以说这是对我过去两年余的考研复习的一个总结,也是想为后来的考研同仁提供一点过来人的切身经验。大家如能有所感触,有所启发,那么这篇文章的写作就是有价值的。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中旨在为冲刺阶段的考生提供一种有重点区分的论述题复习方式,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主要依据的是以往的统考真题,不代表以后的统考试题会发生较大的变动。而且,冲刺阶段的重点复习绝对要建立在牢固掌握核心知识的基础之上。假如教材内容没有若干遍的仔细研读,假如名词解释没有细致入微的强化记忆,那么论述题的复习无异于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
而且,本文所述,极具主观性,仅是个人观点,并不完善,也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恳请诸位研友多多指正,以共同进步。
四月- 版主
- 帖子数 : 66
注册日期 : 12-09-2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