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未央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向下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Empty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帖子 由 九尾青丘 周日 九月 23 2012, 18:59

摘自《天理人欲》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学校类型繁多、教育兴旺发达的朝代。宋代统治者不仅多次兴办官学,重视官学,而且对于私学和书院也采取积极提倡的态度。由于宋代基本上实行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因为有力地推动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宋代的学校有官学、私学和书院三种形式。

宋代的官学,大体上沿用唐制,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州、县学)两级。由中央设立,并归国子监、中央各部和中央政府管辖的学校称为中央官学;在地方上,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宋代中央官学中,具有大学性质的学校,主要有国子学和太学。

国子学是宋代的最高学府。国子学最初名称是国子监,它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央教育机构。它是根据《周礼》中“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一语而定名的。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建国子学,为教育五品以上官僚子弟的贵族学校。以后或称国学,或称太学,隶属太常。北齐始立专署,称国子寺,主官为祭酒。唐代改为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辖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招收三品以上官僚子弟。

据《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二七记载: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于后周天福普利禅院(今河南大学)旧址增修监舍,始“聚生徒讲学”。其学习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最初,国子生人员无定员,后来以200人为额。专门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享受着优厚的物质待遇。但这些官员子弟多空挂学籍,久不到校,无心向学,把国子学视为游寓之所,“居常听讲者一二十人耳”(《宋史 选举制三》)。

北宋初年国子学的这种局面,主要是受科举影响所致。在科举入仕的诱惑和冲击下,国子生不务正业,一味追求功名利禄,每当科举考试将至时,便云集学校,加紧补习。及科场结束,则又各自散归。致使“国学之制日坠”,“生徒至寡,仅至陵夷”(杨亿《武夷新集》卷一七)。所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规定):“其未入于籍而听习者,或有冠裳之族不居乡里,令补监生之缺”(《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二九)。又“在京进士诸科,常赴讲习肄业者,请以补监生之缺”(《宋史 选举志三》)。真宗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又有“附学充贡”之举:“许文武升朝官嫡亲附国学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其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监官验之,亦听附学充贡”(《宋史 选举志三》)。由于采取这些补救措施,再加上仁宗时庆历兴学,国子生增至200人,出现了学舍不能容的盛况。

南宋初年,国子生大大萎缩。孝宗和宁宗时又规定了“待补”和“试补”的办法,即特许“在朝清要官牒期亲子弟作待补国子”和“命行在职事官期亲,厘务官子孙乃得试补”,致使后期“国子生员多伪滥”。所以《文献通考》称:国子学以国子为名,“而实未尝教养国子”。

总之,国子学虽是宋代最高学府,但徒具虚名,办学效率最差。
九尾青丘
九尾青丘
版主
版主

帖子数 : 107
注册日期 : 12-09-22

返回页首 向下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Empty 回复: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帖子 由 九尾青丘 周日 九月 23 2012, 19:44

太学是宋代中央官学的主体和重点,最为发达,也最有成效。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创设。入学资格限“八品一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宋史 选举志三》)。初收百人,后增至200人。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召胡瑷“管勾太学”,于是“其徒益众,太学至不能容,取旁官舍(锡庆院西廊庑)处之”。旋又以马军都虞候公宇为太学之舍,学生增至300人。神宗熙宁、元丰兴学时,太学规模大增。王安石变法时,认为当时的科举偏重文辞,不能培养有用的人才,于是在熙宁四年(1071年)制定三舍法,将科举与学校相结合。三舍法将太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上舍生100人,内舍生200人,外舍生700人,共计太学生1000人。元丰二年(1079年)增学舍至80斋,每斋可容30人,计2400人,其中上舍生100人,内舍生300人,外舍生2000人。并确立太学生的肄业、考核及出身的各种制度。在一定年限及条件下,外舍生得升入内舍,内舍生得升入上舍。最后按照科举的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绍圣年间,北宋曾一度将科举完全废除,专以三舍法为取士途径。徽宗崇宁时,讲三舍法推行于地方官学,规定州学学生每三年选送一次入太学外学(即辟雍)学习,定额3000人,是为外舍生,再加上内舍生600人,上舍生200人,总共3800人。这是宋代太学的极盛时期,故有称“崇建太学,教养多士,升黜之法备具,甚盛典也”(《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七)。

宋至南渡后,于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始增修临安府学为太学,规定:凡诸道在本州州学修满一年,三次考试合格,未有犯过错或不住学校而曾两次参加释奠及被列于乡饮酒者,得送入太学肄业。至孝宗乾道时又规定,每三年科举试后,所有落地举人皆可应试,取其程度合格者补入太学,称为“混补”。淳熙后,因参加应试的落地举人太多,于是又加以限制,规定诸路解试终场落地举人每百人中挑选6人应试补太学,称为“待补”。凡各州被选送的学生赴京应试时,必先呈交本州公文,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补入外舍为外舍生。太学生人数最初为300人,绍兴十三年增至700人,上舍生30人,内舍生100人,外舍生570人。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720人,上舍生30人,内舍生120人,外舍生570人。

由于南宋政局动乱,国势贫弱,所以太学生人数远不及北宋,且学风衰败,太学每况愈下。对此,朱熹曾批评指出:“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尝得售于场屋者耳。士之有志于义理者,既无所求于学,其在奔趋辐辏而来者,不过为解额之滥、舍选之私而已。师生相视,漠然如行路之人。间相与言,亦未尝开之以德行道艺之实。而月书季考者,又只以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朱熹:《学校贡举私议》)
九尾青丘
九尾青丘
版主
版主

帖子数 : 107
注册日期 : 12-09-22

返回页首 向下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Empty 回复: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帖子 由 九尾青丘 周日 九月 23 2012, 20:27

宋代地方官学是按地方行政区划而设置的,无论普及程度、建制规模,还是管理情况,都超过前代。宋代的地方行政分为三级:第一级为路,第二级为州、府、军、监,第三级为县。中原地区多设州治,视各地特殊情况而分设府、军、监。因各路不直接设学,仅置学官以管辖所属各学,故地方官学只有两级:一是由州、府、军、监设立的,称为州学、府学、军学和监学;二是由县设立的,称为县学。其实,一般常设的只是州学和县学。

北宋初年,统治者专重科举,忽视学校教育,因而自开国80年间,州县之学很少设置,真宗太中祥符二年(1009年),准允曲阜先圣庙立学,又赐额应天书院,视为州县设学之始。乾兴元年(1022年)兖州立学,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藩镇立学,宝元元年(1038年)大郡亦相继立学。但“或作或辍,不免具文”。直到庆历四年(1044年)始诏诸路、州、军、监各令立学,学者200人以上许更置县学,自此诸州郡县无不有学。欧阳修在《吉州兴学记》中称赞说:“(庆历四年)三月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然后,海隅儌塞,四方万里之外莫不有学。宋兴盖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学始克大立。”四年十月,吉州学成。“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严严翼翼,壮伟闳耀。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余人。”

宋神宗时,王安石重教育兴学校,以致“自京师至郡县皆有学”,使地方官学有进一步发展。熙宁四年(1071年)“诏置京东、西、河、东、北、陕西五路学,以陆佃等为诸州学官。仍令中书采访,诸路有经术行谊者各三五人,虽未仕亦给薄尉俸,使权教授它路军。……州给田十顷为学粮。仍置小学教授”(《文献通考 学校考 七》)。熙宁六年,规定诸路学官“委中书门下选差”。这样,使兴办地方官学在行政领导、师资力量及办学经费方面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以革新派自居,建议“天下皆置学,郡小或应书人少,即合二三州共置一学,学悉置教授二员,县亦置学”(《文献通考 学校考 七》)。次年,设置诸路提举学事司,长官一路州县学政。“风巡所部,以察师儒优劣,生员之勤惰,而专举刺之事”(《宋史 职官志》)。三年,取消科举,取士悉由学校升贡。故而增养县学弟子员,大县50人,中县40人,小县30人。此时,因措施得力,州县学发展迅速,同熙宁时相比,不仅规模大,数量也多。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崇宁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不暇给”。
九尾青丘
九尾青丘
版主
版主

帖子数 : 107
注册日期 : 12-09-22

返回页首 向下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Empty 回复: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帖子 由 九尾青丘 周日 九月 23 2012, 20:49

私学即中国古代私人开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它与官学相互补充,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遍及于各地的私塾,即为私学的主要形式。私塾也有多种类型。官僚、地主、富商们请老师到家里来所设之馆,称专馆。事先主聘人亲到塾师家里洽谈,商定学童人数、聘金数量以及是否供膳等事宜,双方达成一致,主聘人便正式下聘书,并备上礼品,送到塾师家里,即算聘定。私塾的另一种形式是“义塾”。义塾是由群众团体或一定社团、祠堂组织成立的。有属于民族组织的,有属于宗法组织的,有属于社团的。

还有一种是群众性的,带有地方公益性质的私学。

由于印刷术的发明、推广,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要求接受教育的人数大增,地方官学远远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要求,因此,宋代私学得到较大的发展。

宋代私学主要有家传和师授两种形式。私学中的家传形式,除了由家长向子弟传授一些启蒙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包括家学的传授,如著名的吕祖谦,其学就是“本之于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宋史 吕祖谦传》)。他的祖上自吕公著起,七世间登学案者就有17人之多。

师授是私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师授教育中,有专为程度较高、年龄较大的学生设置的经馆、精舍等。在这些经馆、精舍中讲学的往往是经师名儒。比如,陆九渊是和朱熹同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进士及第后,“朝夕应酬问答,学者踵至”(《陆九渊集 年谱》)。陆九渊于在家候职的三年中,把家中东偏房辟为讲学之所,名为“槐堂书屋”,“一时名流踵门问道者常不下千百辈”。从《宋元学案 槐堂诸儒学案》来看,槐堂弟子确实不少,较著名的就有几十人。陆九渊一生讲学的鼎盛时期,是在他48岁以后,淳熙十四年(1187年)陆九渊登贵溪应天山,就废寺故址建精舍,名为“象山精舍”,并自号象山先生,开始讲学于其中。他居山讲学五年,“来见者案籍逾数千人”(《宋元学案 象山学案》),可谓盛极一时。类似陆九渊这种名儒讲学,各具特色,活跃了思想界。
九尾青丘
九尾青丘
版主
版主

帖子数 : 107
注册日期 : 12-09-22

返回页首 向下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Empty 回复: 宋代私学的普及和书院的勃兴

帖子 由 九尾青丘 周日 九月 23 2012, 20:59

书院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具有校舍、藏书、教学活动(有的有名师讲授自己的学术思想)、供祀和常设经费等特点。它产生后,与官学和私学并存,以私人创办为主,官助为辅,补充官学的不足。理学家把它作为探讨学术和传播理学的基地。它与纯属官办的官学和一师执教的私学不同,可由二师以上参与和更替教学。我国书院起于唐代。唐贞观九年(635年),四川遂宁创建张九宗书院,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书院。唐代后期,私办书院有了教学活动。唐末,书院已具有校舍、藏书、教学活动和常设经费等重要特点,书院教育成型,但未被国家政府认定为制度。后周时,隐居嵩山南麓太乙观的学者奏请周世宗设太乙书院;南唐升元四年,白鹿洞书院被列为南唐“庐山国学”,书院制度初立。

北宋初,一些著名书院由皇帝赐书、赐额、赐田,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为书院制度,而后书院制度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宋代的某些书院是理学家和其他学者讲学之所,其目的在于探讨学问,阐明学术见解,讲求身心修养,以益社会政治。著名书院具有高等教育水平,多数书院具有中等教育水平。

就地域来讲,两宋时期的四川书院是比较繁荣的,特别是在南宋,伴随着理学在蜀地的广泛传播,书院更是极盛一时,创办书院成为士大夫们的一种时尚。当时较有名的私家书院有:修文书院(在雅洪)、同人书院(在夹江)、五峰书院(在泸州)、龙门书院(在江安)、沧江书院(在程度东合江)、云山书院(在三台)、东馆书院(在眉州)。
九尾青丘
九尾青丘
版主
版主

帖子数 : 107
注册日期 : 12-09-22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